跳转到内容

尼罗河女儿 (电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罗河女儿
Daughter of the Nile
基本资料
导演侯孝贤
制片李宪章
编剧朱天文
主演杨林
阳帆
高捷
李天禄
吴念真
游安顺
蔡灿得
配乐张弘毅
摄影陈怀恩
剪辑廖庆松
制片商学甫有限公司
片长93分
产地 台湾
语言华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台湾
  • 1987年8月22日 (1987-08-22)

 英属香港:1988年7月9日 (1988-07-09)
 日本:1990年8月18日 (1990-08-18)
发行商学甫有限公司
票房 英属香港:HK $154,487.00

尼罗河女儿》(英语:Daughter of the Nile)是一部1987年上映,由侯孝贤所导演的台湾电影[1][2][3],由高捷杨林主演,该电影延续侯孝贤前期作品的写实风格,以居住在台北市的少女林晓阳与其日常生活为主题,透过晓阳的生活呈现198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都市风貌、转变中的家庭与社会、青年女性面临的困难,以及与古埃及死者之书》中神话斗争之间的相似之处。[4]

《尼罗河女儿》在1987年曾获意大利都灵国际青年电影节评审特别奖,并参加2002年第四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影展及2002年西班牙影展。2016年数位修复版入选第66届柏林影展“柏林经典”单元。

剧情[编辑]

1987年的台北公馆,林晓阳白天在肯德基打工,晚上在夜校上课,喜欢幻想自己是日本漫画尼罗河女儿》的主角[5]。林晓阳的母亲和大哥已经过世,父亲在台湾南部工作,她和读国小的妹妹、爱赌大家乐的阿公、二哥晓方同住于蟾蜍山的住家。

二哥晓方常半夜溜出去当小偷,也跟阿三等人合伙开了星期五餐厅。晓阳也因此开始接触夜生活,经常出入迪斯可舞厅或开车到海边夜游。她喜欢阿三,阿三却爱上黑道大哥的女人明明。

阿三被黑道大哥的手下找上门来,受了枪伤。阿三想带着明明逃亡,却被击毙。星期五餐厅因枪击事件被警察查封,二哥叫晓阳把户头的钱都领出来还债,然后失踪了。有天收音机里传来新闻,一名小偷在闯空门时被屋主发现,遭球棒击中头部而伤重不治。[5]

二哥的逝世,证明了台北的结局终将如巴比伦般沉沦。全片以公馆郊区疏离昏暗的空景当中结束。

演员列表[编辑]

制作[编辑]

1987年,侯孝贤在执导《恋恋风尘》后奠定个人创作的风格与自信,成为最受瞩目的台湾导演。此时由高凌风创立的唱片公司综一公司”向其提出《尼罗河女儿》的企划案,并随即开始进行了电影的制作及拍摄。在电影拍摄时,综一公司为旗下当红歌手杨林阳帆担任《尼罗河女儿》的主演,并由杨林演唱的该片同名主题曲,该歌曲则是由电影编剧朱天文作词,收录在杨林的《纯白》专辑中。

在《尼罗河女儿》拍摄完成与上映之间,1987年7月蒋经国政府宣布解严,侯孝贤随即投入筹画拍摄以台湾白色恐怖为题材的《悲情城市》。然而《尼罗河女儿》的制作也意外开创侯孝贤作品的另一个起点:包括日后成为侯孝贤御用班底的高捷也借由该作品首度登上大银幕,担纲主演。[7]

在最初的电影审查中,《尼罗河女儿》曾遭行政院新闻局禁演,起因是片中吴念真演出的夜校教师因学生检举其言论失当而遭解聘,学生对此反驳灌输黑色、黄色、红色思想,他反驳道“这些都落伍了,现在流行绿色”。结尾以台北为背景的空镜头仅直接配上了旁白,也遭复审委员建议修剪。侯孝贤在几经沟通后同意折衷,在结尾另外加上一幕漫画字卡,将整段旁白从城市的空景镜头挪后叠在漫画上,才顺利通过电影审查。[8][9]

剧中登场的日本漫画《尼罗河的女儿》,是日本漫画家组合细川智荣子与芙〜みん的少女漫画作品《王家的纹章》在台湾盗版书商翻译的书名。然而,作品中的插图是台湾漫画家麦人杰的插图。

上映[编辑]

《尼罗河女儿》最初于1987年10月在意大利都灵国际青年电影节上上映,侯孝贤因此获得了国际故事片竞赛的评审团特别奖。1988年1月在AFI Fest上放映。在台湾上映时,《尼罗河女儿》获得不佳的票房成绩,没有获得很好的口碑,侯孝贤本人似乎也对这部作品不满意。

1988年期间,《尼罗河女儿》曾在戛纳影展导演双周,以及9月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纽约影展放映。1999年10月,这部电影作为侯孝贤回顾展的一部分由纽约电影选集档案馆英语Anthology_Film_Archives放映。[3][10][11]2000年10月,它在国家美术馆弗瑞尔艺廊的台湾电影回顾展上放映。[12]

2002年4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影展英语Buenos_Aires_International_Festival_of_Independent_Cinema放映,2005年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放映。2006年12月,它作为侯孝贤回顾展的一部分在加拿大国家电影数据库放映。[13]

2016年9月26日,4K数位修复版本的《尼罗河女儿》于台北市光点华山电影馆上映[14]。2017年5月,《尼罗河女儿》发布双格式(蓝光光碟DVD-Video)家庭光碟。[15]

评价[编辑]

《Reverse Shot》的迈克尔·约书亚·罗文 (Michael Joshua Rowin)在其2008 年对《尼罗河女儿》的深入分析中写道:“《尼罗河女儿》是侯孝贤最容易理解的电影之一,尽管这部电影从未在美国上映,也从未获得家庭录像发行,但它预示了侯后来在在美国发行的第一部电影《千禧曼波》中使用的主题,使《尼罗河女儿》重新被人注目的时机发展成熟。”他对此总结道:“《尼罗河女儿》的主题和直接意象将是侯孝贤的未来。’[3]

华盛顿邮报》在参与AFI Fest时曾对电影表现写道:“侯孝贤的圆滑,使《尼罗河女儿》具有东西方交叉的吸引力。”[16]

纽约影展放映后,纽约时报的文森特·坎比英语Vincent Canby曾表示这部电影:“说是异化,不如说是异化的一个例子。它是其他地方发生的革命产物。”[17]1988年10月在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播出时,《芝加哥太阳报》的劳埃德·萨克斯写道:“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尼罗河女儿》近缓慢而勉强地揭露,并不容易描述。”[18]

漫画[编辑]

台湾漫画家曾正忠曾被侯孝贤应邀画出跟导演的《尼罗河女儿》同名的漫画版,编剧由朱天文担任。

奖项[编辑]

参展纪录[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文献
  1. ^ Daughter of the Nile (1987) production credits. Movies & TV Dept. The New York Times (Baseline & All Movie Guide). 2012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2. ^ Hou Hsiao-hsien. Film Reference.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3. ^ 3.0 3.1 3.2 Rowin, Michael Joshua. Daughter of the Nile: Lost City. Reverse Shot (Hou Hsiao-hsien).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2). 
  4. ^ Songs For Swinging Lovers, Hou Hsiao-hsien, Aesthetic strategies. British Film Institute. August 2006 [200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8). 
  5. ^ 5.0 5.1 Canby, Vincent. Rootless in Americanized Taiwan. The New York Times. 1988-09-30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6. ^ Daughter of the Nile (1987) acting credits. Movies & TV Dept. The New York Times (Baseline & All Movie Guide). 2012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7. ^ 侯孝賢《尼羅河女兒》睽違29年 九月再次登幕|欣傳媒. www.xinmedia.com. 2016-08-18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8. ^ 臺灣新電影何以天才成群 -- 上報 / 評論. www.upmedia.mg.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9. ^ 联合新闻网. 損毀國家形象?「尼羅河女兒」差點被禁演. 嘘!星闻. 2016-09-20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中文(台湾)). 
  10. ^ Hoberman, J. Time Regained. Village Voice. 1999-10-12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7). 
  11. ^ an unfolding horizon: the films of Hou Hsiao-hsien. New York Film Festival. October 1999 [2009-06-07].  [失效链接]
  12. ^ FILM NOTES; More Films at Visions; Taiwanese Retrospective. The Washington Post. 2000-09-08 [2009-06-08]. [失效链接]
  13. ^ The Calendar: A selection of events happening this week, Cinematheque quebecoise. The Gazette. 2006-12-08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3). 
  14. ^ 《尼羅河女兒》修復首映 高捷蔡燦得話當年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6-09-23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中文(繁体)). 
  15. ^ Hou Hsiao-hsien's rich and poignant drama, DAUGHTER OF THE NILE heads up Eureka's May 2017 releases | Eureka. web.archive.org. 2017-04-04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16. ^ Cheng, Scarlet. Electric Images of the Other China; Festival Showcases the New Wave of Films From Taiwan. The Washington Post. 1988-01-31 [2008-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17. ^ Canby, Vincent. FILM VIEW; Why Some Movies Don't Travel Well. The New York Times. 1988-10-23: 2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18. ^ Sachs, Lloyd. 'Daughter of the Nile' is challenging, unsettling film. Chicago Sun-Times. 1988-10-25: 38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书籍
  •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by Sung-sheng Chang ISBN 0-231-13234-4[1]
  • Senses of Cinema, "Hou Hsiou-hsien's Urban Female Youth Trilogy", by Daniel Kasman[2]
  •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by Nick Browne ISBN 0-521-44877-8[3]
  • 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 by June Chun Yip ISBN 0-8223-3367-8[4]

}}

外部链接[编辑]

  1. ^ Chang, Sung-sheng. 7, High Culture Aspir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Mainstream Fiction.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76 [2009-06-07]. ISBN 9780231132343. 
  2. ^ Kasman, Daniel. Hou Hsiou-hsien's Urban Female Youth Trilogy. Senses of Cinema. 2006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7). 
  3. ^ Browne, Nick. 6, The Ideology of Initiation: The Films of Hou Hsiou-hsien.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需要免费注册.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51–158 [2009-06-07]. ISBN 9780521448772. Daughter of the Nile, Hsiao-hsien Hou. 
  4. ^ Yip, June Chun. 4, Toward Post-Modernism: The "Global Teenager" and Hou Hsiou-hsien's Daughter of the Nile". Envisioning Taiwan :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 illustrated.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22–229 [2009-06-07]. ISBN 978082233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