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石坚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石坚童(1868年—1934年1月30日),号回天,日本宫城县人,曾任台湾曹洞宗台北布教师、曹洞宗台湾别院初代院主与日本仙台市昌传庵住持,在台期间积极推广、提升佛学素养,并推广“尊皇奉佛”思想。[1]

生平[编辑]

大石坚童毕业自位于今日本东京都的驹泽大学,在1907年4月来台,于隔年8月继山田祖学师后担任曹洞宗台北布教师,并在同年购买台北东门外4500坪地以兴建别院。别院的建筑工程从1909春天开始,大殿于一年后完工,并在该年(1910年)5月28日举行释迦佛像安座大典。大实坚童在成为别院初代院主后,于1911年4月辞职返日。但1912年9月17日大殿因台风侵袭倒塌后,他再次于1913年返台担任院主,直到1920年返回日本担任仙台市昌传庵住持。[1]

他在台八年期间除积极推广佛教与兴建别院之外,还于别院内兴建观音禅堂(今东和禅寺),并参与台湾佛教青年会与台湾佛教中学林 (现今的台北市私立泰北高级中学) 的成立。[1]

并在1916年至1920年于台湾佛教中学林 (现今的台北市私立泰北高级中学)担任林长(第一任校长)。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释慧严. 《臺灣歷史辭典·大石堅童》.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4-05-18: 86页. ISBN 957-01-7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