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條目比賽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維基活動[编辑]

早前第七次動員令的成功,令我想到設立新維基活動的可能。「動員令」顧名思義便是「於黃金時段號召大量人馬以高集中度達成目的」,於是DC6造就了大量蛇、恐龍和古生物的DYK、GA,使生物條目多了近百條可讀條目、又造就了30多條諾貝爾獎得主DYK,使諾貝爾獎得主條目在成為「沈底單」多年後得以完成、DC7則造就了130多條存在於15個外語版而本身不存在於中文版的DYK,使中文版得以逹到具質素的追步,不落後於其他版本、而且又造就了50多條條目的改善,加強深度。然而動員令雖好,由於人力消耗極大(因管理動員令要長期開電腦,弄得我的PC壞了,且近視又深了),常辦只會勞民傷財,所以只能在大假辦,而只能在一年兩次的大假辦,動員令的作用便有限了,於是我便構思出一些新維基活動,希望可以在輕鬆下達以動員令的一些效果。我的構思有以下項:

  1. 條目比賽:靈感來自「DC7條目之最」,由於活動冠軍物理學史受盡好評,其他的劉辯星海爭霸亦得讚言,我認為條目比賽有其作用,可以每月辦一次,每月一個主題,優化維基。
  2. 修正運動:把沒參考、侵權、不中立、維基化不足、過度連結、大量差劣中文的條目列出,並訂出完成修正得分,然後颁獎鼓勵高分者。
  3. 圖片任務:列出圖片請求並要人完成。

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9月28日 (一) 09:06 (UTC)[回复]

概念很好,實行起上來應該也不太困難,問題是怎樣才能有效吸引維基人去參與這類型的活動?—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現正招生 2009年9月28日 (一) 09:22 (UTC)[回复]
(=)中立。创意不错,但弄不好的话就会像以前的WP: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一样无人问津了。另外人员参与也是问题。--FrankLSF95(维基假期中) 2009年9月28日 (一) 09:59 (UTC)[回复]
第一個基本上(+)贊成,慨念不錯,惟值得要想想的是怎樣可以持之以恆,舊有的條目比賽也因時間的過去已成了不活躍的頁面。圖片任務一項已有圖片請求,只是好像不太活躍。— Kiva兔也2009年9月28日 (一) 10:02 (UTC)[回复]
Category:维基百科积压工作,另为什么“讃言”没有转换?--Jimmy XuWikibreaktalk·+ 2009年9月28日 (一) 12:38 (UTC)[回复]
錯字……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9月29日 (二) 08:04 (UTC)[回复]
(=)中立Frank所言。—Flame 歡迎泡茶 2009年9月28日 (一) 15:58 (UTC)[回复]
人員方面我倒不擔心,現時維基的社群活動活躍參與者約有一百餘人,在適當宣傳下應有10%至20%人參加,再計算報名後不顧的2%至3%人,即是有16、17人參與,修正運動中假設每人每週修正兩、三條條目,整個活動的一個月便能修正200多條條目。那維基平均每月新增5000條條目,約兩成(1000條)低質並被巡查員發現,其中一半遭提刪(400至500條),那剩下的500、600條廢置條目中便有200條遭改善,雖只40%,卻遠比現在的不足10%好,而若他日此項運動成風(追上動員令的60人),則維基自此被評為公信,所以前途無可限量。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9月29日 (二) 08:27 (UTC)[回复]
(+)支持: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似乎会增加维基用户粘性(或者说毒性)。——武铁辆玻 旅客意见簿 2009年9月29日 (二) 13:49 (UTC)[回复]
( ✓ )同意Jimmy XuCategory:维基百科积压工作。我正在做翻译部分Wikipedia:专题/错误检查。翻译可以慢慢来,但是Wikipedia:专题/错误检查最好有人关注一下,因为错误都检查出来了,就是没人去改。还有“需要合并的条目”和“ 需要维基化的页面 ”这两个似乎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就是没人做。--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9月29日 (二) 15:57 (UTC)[回复]
某君说过:“维基只是一个特别大、特别多人玩的网上游戏。”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激励机制。WP:DCWP:DYKN为什么那么多人参与?那是因为既容易完成,又可以换荣誉。WP:FACWP:GAC虽然参加的人少一些,但为什么还没完全停止?那是因为一旦评上,自己的成果可以在首页上面重复出现,很有成就感。WP:COTW为什么变成一个死计划, 为什么没有人干,根本原因是既没有荣誉又没有利益。你就算把质量提升得再高,你也不会得到任何荣誉,你的成果也不可能登上首页,甚至没有一个人会记得你做出的贡献,对你说出哪怕一句感谢的话。如果你没有配套的激励制度,我敢断言这个“新维基活动”不会成功。—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9月29日 (二) 16:33 (UTC)[回复]
我從來都指這是DC簡化物,分數和奬励自然存在。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9月30日 (三) 08:10 (UTC)[回复]
对图片请求那块比较感兴趣,写中华内容条目找图片配感觉有点难,上flickr找,感觉华人自己上传的大部分都是。= =||。—奔流沙 (留言) 2009年9月30日 (三) 08:20 (UTC)[回复]
现有的很多活动都不活跃呢(比如同行评审),再搞一个分流人员,不会更冷清吗?—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9月30日 (三) 09:21 (UTC)[回复]
恰好相反,现有很多活动不活跃的原因便是沒有做適量宣傳、沒有奬勵和沒有相應計劃,而修正運動則在以相應計劃的形式下促進宣傳和奬勵,所以有益無害,亦不會搶去人員。便把现有活动比作一個旅遊點,修正運動當作一個具大量宣傳和補貼的新交通配套,可以替代以往沒配套而只靠步行的方法,如此人員非但不會被搶去,反而會吸引多人。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日 (四) 05:00 (UTC)[回复]
个人( ✓ )同意爱学习的饭桶和快龙所言。--FrankLSF95(Wikibreak) 2009年9月30日 (三) 11:05 (UTC)[回复]
类似于百度百科的百科任务?我并不反对维基百科在吸引、激励用户方面作出一定的改变,但必须保证条目的基本质量。--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9月30日 (三) 20:00 (UTC)[回复]
我便是在針對质素的方面,三個提出方案都與濫建條目無關,條目比賽鼓勵高質素條目創作,修正運動用以整體完善,圖片則配合指定要求,不會濫。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日 (四) 04:45 (UTC)[回复]
如果獎勵是指在首頁出現的話,那麼現在的首頁排版也應該要檢討一下了,不然一味增加新的欄目,首頁只會變得冗長,更會拖慢載入首頁速度。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9月30日 (三) 23:04 (UTC)[回复]
不是在首頁,而是像動員令的處理方法。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日 (四) 04:45 (UTC)[回复]
(&)建議:能否搞一个大的条目比赛,把以前曾有过的条目比赛综合起来?就像奥运会把多个体育项目综合起来比赛一样。--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0月1日 (四) 05:51 (UTC)[回复]
性质实际上与动员令是一样的,都是不利用推广而利用所谓奖励来压迫现有贡献者以达到完善条目的目的。—Choij (留言) 2009年10月1日 (四) 07:37 (UTC)[回复]
「压迫」二字似乎太重,但這三個方案便是為了補充动员令的缺點,在自願和輕鬆情況下改善維基。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日 (四) 08:21 (UTC)[回复]
條目素質啊,想要要求到甚麼程度?普通點的可能還好,優良條目的標準?看看現在審查的狀況,只能說......-cobrachen (留言) 2009年10月2日 (五) 01:57 (UTC)[回复]
竸爭成進步,而且條目比賽的審查較嚴謹,用戶會先校對清楚,故質素必佳。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2日 (五) 10:37 (UTC)[回复]
(!)意見,除了第一句話以外,後面的都是理想,並非多數現實。哪一個出來參選的條目會說我沒有校對?可是實際上如何,這就不用我說了。想要提高品質還要嫌麻煩的話,天底下沒有這種事情。-cobrachen (留言) 2009年10月2日 (五) 11:52 (UTC)[回复]

建议搞成“年度锦标赛”的模式,动员令也好,新维基活动也好,只要您成功参与了,您就可以获取积分,到了年末来计算总分,之后,动员令/新维基活动前三名得一小奖,年度锦标赛前三名得一大奖(奖并非都是具体的钱财或奖品),不知这个意见如何?—TBG To Be Great 2009年10月2日 (五) 02:05 (UTC)[回复]

(+)支持,希望能有个活动把2006年以前的Category:维基百科积压工作清理掉。—Dingar (留言) 2009年10月2日 (五) 04:09 (UTC)[回复]

( ✓ )同意,我也在清理条目,但同时我也在做巡查工作,发现真的有时候积压得工作太多了,建议先把已经有的条目质量整理一下好了吧。—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10月8日 (四) 04:05 (UTC)[回复]
即然現在赞成、反對者約是六、四之比,不如便試辦一次。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3日 (六) 03:09 (UTC)[回复]

(+)支持,不妨一试。宇宙之王 (留言)

Wikipedia:條目比賽剛設立。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6日 (二) 11:00 (UTC)[回复]

評判如何選出— Kiva兔也2009年10月6日 (二) 11:16 (UTC)[回复]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10个评审如何选出?毕竟不同人的评判标准高低不一样,很难有意见绝对具有公信力的人。—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7日 (三) 05:28 (UTC)[回复]
可以用投票。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7日 (三) 10:06 (UTC)[回复]
恐怕評選又會成為鬧戰區。— Kiva兔也2009年10月10日 (六) 02:12 (UTC)[回复]
如果是这样的话,每次都要全部重新选吗?不如一次改选一半吧,也防止评审标准波动过大。--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7日 (三) 12:49 (UTC)[回复]
(+)贊成Kiva兔也2009年10月10日 (六) 02:12 (UTC)[回复]

其实没必要强迫评判不给自己前三名,只要不给分就可以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7日 (三) 11:19 (UTC)[回复]

建议平均分制,满分10分,“掐头去尾”,得出平均分。—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09年10月7日 (三) 14:49 (UTC)[回复]
(+)贊成:較為公平— Kiva兔也2009年10月10日 (六) 02:12 (UTC)[回复]

太难了,恐怕难以成功。—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09年10月7日 (三) 17:49 (UTC)[回复]

(-)反对,反对比赛。--<i>Jerry Wong</i> (留言) 2009年10月8日 (四) 06:26 (UTC)[回复]

  • 可否說明原因。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0日 (六) 02:18 (UTC)[回复]
  • 只是評分標準要有制度--ータ 2009年10月9日 (五) 10:26 (UTC)[回复]
    1. 让维基百科人更多放在了分数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色是“成绩分数”,单要是论考试成绩会比很多欧美国家学生好。但是,为什么很少有PRC出生、PRC长大,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呢?
    2. 维基百科真的是游戏吗?要是这么说,所有由用户贡献内容的网站都是游戏了?
    • 我对中文维基的建议是:多翻译文章。英文维基上的内容非常好,中文只要翻译上面的,再翻译一些二十六史,突发事件也自会有人关心,内容就比较全面了。对于中文国家地理条目,只要大陆用户多发展,自会变得全面。--<i>Jerry Wong</i> (留言) 2009年10月10日 (六) 16:51 (UTC)[回复]
      • 如你所說難道有數字便是游戏?那金錢、資產是游戏?「公屋扣分制度」、「架駛扣分制度」是游戏?義工時數獎勵是遊戲?扼着經濟命脈的股市是游戏?推銷員的佣金是游戏?數字不一定是游戏,只是一個易於計算的方法,如果世上沒有數字,人類不可能有這般成就,至少科學、經濟、數學便不可能正常發展。而且,以上提出的「只作翻译和整理文章」理論太不合理,你自己都說「为什么很少有PRC出生、PRC长大,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呢?」,自然是由於我們中國人比較保守,多愛從人家技術上引伸而少愛突破性思考,但你卻又提出「只作翻译和整理文章」(只抄人家不突破)的觀點,完全的自相予盾。中國在百餘年間沒什麼科技贡献是由於我們國家一直不強盛,然而在此數年中國開始富強,受國家強盛下教育的一代正在成長,等着瞧吧,二十年內中國一定有些科技贡献。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1日 (日) 04:57 (UTC)[回复]
        • 我说游戏是为了回应“某君说过:‘维基只是一个特别大、特别多人玩的网上游戏。’”
        • 难道你不自相矛盾?一会儿说“自然是由於我們中國人比較保守”,一会又说“中國在百餘年間沒什麼科技贡献是由於我們國家一直不強盛”。
        • 中文抄英文的文章不侵权,而且大多数方面的科学技术领先也在英文国家,不先用英文维基的内容教育好中文使用者,中文使用者怎么会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最多是走人家原来的路,赶上十几年前的人家而已。
        • 你看英文维基百科,很多资料已经很全面了,中文维基百科用户数量即使发展到正常水平,由于英文网民多,科学家也多,也应是最全面的。加上英文是很多人的第二语言,所以我认为别的维基百科都应该先去翻译英文,再创建自己语言地域的地理条目。中国有记载的历史时间久,再去翻译些公有领域的古文会有自己为维基做出的贡献。--<i>Jerry Wong</i> (留言) 2009年10月11日 (日) 05:16 (UTC)[回复]
          Be BOLD!--Jimmy XuWikibreaktalk·+ 2009年10月11日 (日) 05:19 (UTC)[回复]
          • 荒謬至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現況究竟跟中文維基有什麼關係?另外,分數的存在目的是為了鼓勵撰寫條目的編者,並不是让维基百科人更多放在了分数上面,也許將來會出現這個我們不其待、亦不希望的情況,但是本計畫分數存在目的絕對不是鼓勵人們為了分數已編輯維基。編安。— Kiva is Wikibreaking 2009年10月11日 (日) 13:03 (UTC)[回复]
  • 那現在所有參與討論者已經支持或同意試辦了,便設立首次條目比賽頁面了。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10月13日 (二) 08:15 (UTC)[回复]


窗簾布的构想不错,突破了七次动员令的一贯做法。动员令活动正是需要各种想法创意以利发展。

确实之前那种形式的大动员劳民伤财,不适合多办。其实动员令举办的方式并无固定,可多样化,否则过于单调,让动员令活动的成效打折扣。我认为你的提议可算一种小动员令。依我原来构想,动员令活动并不只限定于编写条目,连整理方针,整理分类索引等等需要动员,需要人瞩目的地方,都能以小动员令完成,也有分数。上面有人认为可将各活动分数统一,我认为这想法也不错。

维基是强调合作的网上活动,而合作的效果如何,就需要看机制,发展动员令的目的之一正是找出一种能更好发挥合作效果的机制出来。

动员令与维基其他活动是互助的,就像之前举办的动员令也带动了新条目推荐,优良条目等等。我建议这条目比赛可以试图与Category:维基百科积压工作Wikipedia:专题/错误检查,图片要求等相结合也不错。

要强调上面只是发表我的一些看法而已,并不是想影响要求什么,没其他意思或暗示。我也没时间上维基,不会参加活动。--真實事求是() 2009年10月13日 (二) 16:51 (UTC)[回复]

评分细则的问题[编辑]

目前的规则说

10分為滿分,分至小數點後兩位,9分以上已是極佳,7分以上尚可,5分以上僅僅合格,5分以下便算差。十位評判評分後,「掐頭去尾」,得出平均分。每位評判標準不同,但評分都要有以下因素:

  1. 內容正確:不可出現錯誤內容。
  2. 文筆流暢:行文流暢,文法恰當,沒有錯別字,沒有錯標點。
  3. 內容長度:不能太長,不可太短,要配合內容而適中。
  4. 參考質量:可否支持全文?

有两点疑虑:

  1. 分数仅仅取整数即可,小数点是怎么评出来的?对于一个人能有很大的分别吗?当然平均分还是要取小数点的;
  2. 各人的评分标准至少要有一个划一的参照标准,至于条目符不符合标准,该怎么给分,则是见仁见智了。

以上不成熟意见,仅供参考。——武铁辆玻 旅客意见簿 2009年10月17日 (六) 12:4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