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帝剧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帝剧!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Ciel AzuréTalk 2013年10月27日 (日) 14:55 (UTC)[回复]

警告[编辑]

请停止对维基百科的破坏。螺钉留言2013年11月2日 (六) 12:26 (UTC)[回复]

请使用中立语言[编辑]

新罗是在受到高句丽的攻击后,请求唐帮助的。俩者是同盟关系,不是什么“仆从军”。百济故地为韩国现有领土,使用“占领”一词是偏颇的。战争中双方总是会有胜,有败的。总的来说,唐在罗唐战争后退出朝鲜半岛,在军事方面取得胜利是偏颇的。另外百科应用陈诉为主,请不要添加些个人的推断。2013年11月3日 (日) 01:31 (UTC)

文中只是说新罗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并没有说其统一整个朝鲜半岛。螺钉留言2013年11月3日 (日) 02:04 (UTC)[回复]

此用戶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複檢,申诉被拒绝。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本人对罗唐战争词条进行的修改都是依据史书记载编辑的,并无个人的偏颇之处,编辑内容在史书中也都有明确记载并不是个人捏造,为何会被封禁?编辑内容也被多次回退?首先新罗是唐朝的附属国,其王担任唐从二品鸡林都督的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在对百济的军事行动中新罗军队也都是受唐朝皇帝以诏令的形式进行征召,所派兵力也远少于唐主力军队,新罗军队的作用只是配合,在对百济的军事行动中新罗对付的只是百济将领阶伯率领的5000名百济军队,而百济军队主力则是负责抵抗唐军主帅苏定方率领的唐军,光是在泗沘城外唐军就消灭百济军队一万多人,在对百济作战时新罗军队更是接受唐军统帅苏定方的最高指挥,出征的新罗军统帅更是使用着唐朝册封的官职,如当时的新罗金春秋就是唐朝任命的嵎夷道行军总管,金春秋只是唐军主帅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手下的十二位行军总管之一而已,为何新罗军队不能算作仆从军?百济在被唐朝灭国之前是独立国家,被唐灭国之后则是唐朝熊津都督府的管辖地,与新罗无关,百济故地并不是当时新罗的国土,因此新罗对其的占领行为使用占领一词并没有错。唐罗战争时唐胜多败少,直至金法敏被迫遣使谢罪之时唐军已夺回百济故地大部分地区,并攻入新罗腹地,即便是在刘仁轨率唐军主力回国,只剩下李谨行率偏师继续执行对新罗的进攻的情况下,李谨行率领的偏师仍然攻入新罗腹地并三战三捷,而新罗却无力击退李谨行率领的偏师。后来还是金法敏利用当时唐朝受困于西线吐蕃的威胁急于从东线抽身调兵防御吐蕃的心态才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唐朝原谅并达到占领百济故地的目的。单纯从军事上来说当然是唐朝获得最终胜利。唐安东都护府撤出平壤后又另设安东都督府管辖高句丽故地及唐安东都督府继续在高句丽故地行驶统治并控制着朝鲜半岛的大片土地,直至安史之乱后才开始瓦解。还有735年因为新罗奉唐玄宗诏令出兵渤海,但新罗军队在途中却因雪灾冻死大半,之后玄宗出于补偿新罗及牵制渤海的因素,才把高句丽在大同江以南土地赐给新罗,而金法敏在得到赐地后上表感谢唐玄宗并表达对唐玄宗的忠心,而大同江以北包括平壤在内的高句丽故地仍继续由唐的羁縻都督府控制直到安史之乱后才开始瓦解,这些事也都是事实存在的为何会被回退?

如果有人质疑这些事的真实性,我可以一一提供史料依据及来源


--帝剧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05:32 (UTC)[回复]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由于技术原因,如果启用了“用户讨论页上的结构式讨论”功能的话,请将该请求放到讨论页主页面的“关于此版块”中,否则该请求无法显示在请求分类中让管理员留意到。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禁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管理員已對此封禁決定作出複檢,並有以下結論:
经过检查,管理員決定拒绝其解封要求。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禁,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请先学习什么叫回退不过三原则如何解决争议
  處理人:广雅 范 2013年11月4日 (一) 09:5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