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走向共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電視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電視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电视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据中国大陆历史教科书所写,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被任命为“章京上行走”,允许专则奏事。因此,虽然康有为官位不高,但他是可以面见皇帝的。这样看来,康有为被高级官员盘问并与之辩论也是有可能的,因为皇帝赐与他专则奏事的特权必定引起大臣们的注意及重视。


《走向共和》被查禁的消息明显是谣传[编辑]

CCTV官网至今还保留着《走向共和》的专题网站

http://www.cctv.com.cn/teleplay/special/zxgh/01/index.shtml

并且各大视频网站的该剧的视频也没被删除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782468.html

建议删掉这一不实谣传。

                                          Wangchao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01:42 (UTC)[回复]


关于不合史实的部分[编辑]

   五大臣和伊藤博文谈话时,伊藤博文提到了严复。但据维基百科的严复词条,“中国民间流传,当年严复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英国留学时是同班同学,严复是全班(?校)第一名毕业,伊藤博文得第二名。这个故事最早可从刘复(刘半农)的诗集《扬鞭集》中找到,后来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杨荫深《中国文学家列传》、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河殇》均引此说。《清代七百名人传》写道:“(严复)光绪二年,派赴英国海军学校,肄战术及炮台建筑诸学。是时日本亦始遣人留学西洋,伊藤博文、大隈重信之伦皆其选也。复得最上第……”。1989年10月7日北京《团结报》刊登《才子的不同命运》文章,仍沿续此误。”不知这是否也算《走向共和》的又一不合史实之处。

Loveliaoyan (留言) 2011年7月15日 (五) 07:17 (UTC) 首播时关于孙文的演讲并未删除,建议更正。[回复]

剧中的张謇和康有为[编辑]

张謇比康有为年龄大,但是剧中的扮相给人感觉 张謇比康有为要小很多…不知道编剧是否有搞错… 然后剧中表现的是翁力举张的考卷,事实上,应该是“翁同龢、潘祖荫等对张謇就有了提携之意,特别是“期许甚至”、“荐而不中”,几次误把他人卷子认作张謇而取中会元” 大约像 一些考官拿着某份卷子说,嗯 这个应该是张謇的卷子云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Eggsorer對話貢獻)於2012年4月18日 (三) 15:16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