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膠 (消歧義)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本頁面「」是重新導向至「黏合劑」,但實際上這個詞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是指「塑膠」比較多,故我以為此重新導向不合理,於是將此頁面的內容搬到「」。請問此做法是否不合理?如不合理,請解釋。--~Mahogany~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3:21 (UTC)[回复]

@淺藍雪--~Mahogany~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3:21 (UTC)[回复]
1. 简体地区称“塑料”,所以“比较多”存在地域中心。2. wiktionary:zh:膠#釋義前几项为粘合,橡胶、塑胶是借用“胶”字作简称。3. 《國語辭典簡編本》第三版释义123为粘合,4为橡胶,无塑胶。4.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1为粘合,2为橡膠或塑膠的简称,3为姓。--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4:11 (UTC)[回复]
基於此原則,我以為刪除「消歧義」三字合理,是因爲根據港臺語言習慣,「膠」大部分時候都是指「塑膠」。而「黏合劑」,就個人而言是使用「膠水」較多。--~Mahogany~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4:50 (UTC)[回复]
虽然我感觉胶指胶水最常见,但如果不同意见多,我不反对消歧义作主页面。--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5:03 (UTC)[回复]
「膠」多指「塑膠」?沒有吧。歧義太多,很少人會用這種簡稱。——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5日 (二) 10:22 (UTC)[回复]
然而在粵語地區(包括港澳)的確是把「塑膠」簡稱為「膠」。--~Mahogany~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11:04 (UTC)[回复]
如果是地域性稱呼,那麼就不應直接移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5日 (二) 15:24 (UTC)[回复]
由於港澳地區用法的確如此,我不認爲屬於「地域性」。--~Mahogany~留言2023年9月6日 (三) 01:19 (UTC)[回复]
  • WP:避免地域中心在中文維基百科中,常見的地域中心例子包括「中國大陸中心」、「香港中心」、「澳門中心」、「臺灣中心」、「西方中心」、「新加坡中心」及「馬來西亞中心」等。
  • 港澳用法似乎與其他地區不同,請提供可靠來源佐證港澳地區常把「塑膠」簡稱為「膠」,以利討論。
--CaryCheng留言2023年9月9日 (六) 11:43 (UTC)[回复]
膠指塑膠--鋼琴小子 2023年9月13日 (三) 17:52 (UTC)[回复]
閣下引用的這個網頁不符合WP:可靠來源。--CaryCheng留言2023年9月14日 (四) 03:58 (UTC)[回复]
我也觉得是方言称呼,是有地域性的,谈不上中文里的“比较多”。--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6:28 (UTC)[回复]
你说得对,但是现在在大陆,“胶”还可以指精液。--MilkyDefer 2023年9月11日 (一) 05:32 (UTC)[回复]
打个胶先--Liang5276x留言2023年9月14日 (四) 04:02 (UTC)[回复]
我在台灣地區聽說的膠都是黏著劑的意思耶0.0--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2023年9月14日 (四) 06:02 (UTC)[回复]
“胶”字我第一反应是“胶状物”的统称,比如胶水,软膏,果冻,(精液)之类。胶水或者橡胶其次。
至于“塑胶”感觉像是港台用法,大陆一般通称“塑料”。
我想如果没有共识的话,目前重定向到“粘合剂”是可以接受的。--The Puki desu留言2023年9月21日 (四) 10:0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