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海巡署4000噸級巡防救難艦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本條目編輯相關爭議[编辑]

本人是新手,平日熱衷於軍事相關議題,因台灣主流媒體誤刊本條目眾多訊息,進而順手擴充內容,無意引起編輯戰。 經詳閱維基編輯相關指南,方理解了維基三大核心方針的具體內容:中立、不一定正確但可查證、非原創。

感謝Kenchen945 引入統一且清晰的模化排版,然在引入新排版時刪去了部分已存在且附有來源的內容,本人僅是將舊有內容補上,刪減內容亦是考量文句流暢,各方網友編寫的內容都予以保留,並將論點不同之內容改至於"爭議事件"之中,方符合維基"中立原則"。

然Kenchen945於2022年7月5日發起檢舉並具狀本人"刪除已有來源的段落,並向條目添加大量無來源的原創研究",並將眾多網友編寫內容退回。 未免網友來回復原/撤回編輯,希望能就爭議條目在此討論,創造良好的寫作互動環境,而不是逕行檢舉扣帽子,如懷疑為原創內容大可使用"來源請求",要求編寫者補充資訊或是修改編寫語句。

條列兩版本不同之處整理如下,望討倫時能先打出標題以便眾多網友聚焦討論。

一、有關艦體設計相關敘述 雖未有參考來源,但主要轉錄自下水典禮中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的敘述內容,並搭配既有模型圖片予以詳述位置,如若不滿,可以引用相關影片連結增加內容可信度。 由於內容相對武裝火力豐富太多,故另設標題,豐富了本條目的內容,請問不妥之處為何?

二、李仲威署長第二海軍....鎮海計畫、多功能人員運輸艦共用艦體 原內容引述以傳聞為主的爭議新聞媒體報導,然傳聞已過數年海軍相關計畫都未曾落實,亦無更多相關聯事證,應已可得證為謠傳。 將本敘述改列於"爭議事件"並詳論應為謠傳事由,應符合"中立原則"。

三、對比國外巡防艦設計相關內容 本段敘述為有關"漸漸普及的巡防艦的模組化.."為原創內容,為筆者觀察10餘年內各國巡防艦發展趨勢,然只要對軍事稍有理解,應可確信此論述沒有問題,是否是對用語不滿? 列舉與日本保安廳大型救難艦之差異,諸如強化淡水餐飲供應、大型起重機...等細項,橫向比較之內容確有可能為"原創內容",然皆為可查證之事實描述並無添加任何原創意見。 結論有關戰時做為醫療船使用乃引述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之發言,可附上參考來源,為何逕行刪除?

四、進駐之醫療人員 原內容"並搭配軍事訓練役(醫療專長者)以及海巡高級(EMT-P)、中級(T2)救護技術員等人員",然引用來源中並無相關敘述,軍事訓練役(四個月)並無分派至海巡署船艦服役,海巡署EMT-P、EMT-2執照也並非船艦人員之必要資格,且護理師與救護技術員在法規上有本質上的差異,到院前醫療處置、院內醫療處置可說是天差地遠,救護與護理不可混為一談,官方推出EMT-N執照供護理人員轉任救護人員,EMTP不得轉任護理人員即是佐證。

五、官方誤植訊息 敘述用字平穩,所有的資料皆附上參考來源,還望刪除的網友能指證本段內容有何不妥之處 。 --H.chungyu留言2022年7月5日 (二) 18:13 (UTC)[回复]

                                      • 編輯分隔線 *******************

新增討論項目

六、"計畫名稱與實際排水量不符">>內文有關海巡新式舷號編碼方式

                                      • 編輯分隔線 *******************
維基百科的受眾為全體網路使用者,不僅限於對軍武有背景知識的人。若你提到的內容屬於常識/共識,那我相信會有媒體報導相關內容。若沒有,你也可以成為媒體的一員。前幾年就有個人自己辦了公視的公民新聞帳號,再引用自己寫的內容。(後來這老兄的引用模板都被刪了)
關於你對朱明的疑慮,我發現你刪除了海巡海軍共用艦體的段落。共用艦體的報導也出現在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2017年3月13日的報導中,可額外收納成員的來源則是來自上報記者朱明2018年11月12日的報導首圖右側的表格中,該圖為記者翻拍台船資料(其左上角標註CSBC字樣)。EMT-P和EMT-2的內容來自IP用戶118.231.169.224,我已經回退了,謝謝你的提醒。
另外,你在爭議與傳聞一節中寫的內容大多來自你自身的想法。維基百科有個叫維基學院的子計畫適合這類內容,但這些內容不適合維基條目頁面。舉例來說,你在官方誤植參考原型一節中提到蔡英文宣稱該艦設計參考美國傳奇級艦,但你附的腳註裡寫的內容則是「這艘4,000噸級的巡防艦,不僅是和傳奇級巡防艦的設計廠商,進行國際合作的成功案例」。「和傳奇級的設計廠商合作」與「設計參考傳奇級艦」應該是有不小的差異。「台船公司發布正確簽約資訊」引用的台船月刊也沒有說明該型艦「非」參考哪型艦,僅提到「VARD 融合其為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及愛爾蘭海岸防衛隊(ICG)所設計的兩型船艦為基礎,提供本案的一般佈置圖。」我不認為「台灣主流媒體轉載所有報導皆為錯誤資訊」的結論合適。此外,計畫名稱與實際排水量不符一節中提到的所有內容皆屬於原創研究,而且內容不像你說的那樣屬於「對於軍武資訊孰悉者而言,是顯然不需要參照的常識/共識。」舉例來說,你提到「中華民國海軍傳統上,弦號相加尾數不得為4,弦號中亦不可出現4」。先不討論錯字的部分,2021年下水的玉山號船塢運輸艦舷號中即包含數字4。你也提到「與中華民國海軍編碼形式類似:CG後綴四位數弦號,前兩位標示艦型(噸位),後兩位標示同型艦序號」,但沱江級巡邏艦舷號的首位數字6並不專屬於該級艦,沱江號巡邏艦舷號的末兩位數字18也僅是接續錦江級巡邏艦珠江軍艦的17而已。反例還有256戰隊的四艘潛艦以及151艦隊的兩艘油彈補給艦。
最後,我明白朱明的可信度受質疑是軍事討論版中常出現的話題,但他仍是一個受僱於媒體公司的正式記者,所撰寫的內容也非全屬謠言。若不滿意他的報導,把連結換成自由時報的報導就好了。我實在想不到把朱明報導全部砍掉的必要性。--Kenchen945🇹🇼國軍條目拓荒/修繕工程進行中留言2022年7月6日 (三) 19:22 (UTC)[回复]
做個條列式的回覆:
一、我補回去了。
二、共用艦體的消息來源不只一家媒體報導,如何得證為「謠傳」?
三、「為筆者觀察10餘年內各國巡防艦發展趨勢」,請參考你在第一段提到的「方理解了維基三大核心方針的具體內容:中立、不一定正確但可查證、非原創
四、這不是我寫的。我已經刪了。
五、你引用的資料沒辦法證明「台灣主流媒體轉載所有報導皆為錯誤資訊」,詳細原因見第一條留言。--Kenchen945🇹🇼國軍條目拓荒/修繕工程進行中留言2022年7月6日 (三) 20:1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