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汶川大地震/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请编辑时首先注意分辨真假!

最 后一个标题下又看到一个“5月19日,《南方工报》报道,在广州当保安的徐富贵在汶川震区的儿子所在的学校,在5月12日,地震发生前一小时接到了紧急 撤离的通知。地震发生时,该校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全部垮塌,但由于疏散及时,当时在校师生无一伤亡。”经过google这个彻彻底底是谣言,参考[1]

1.南方工报是广东省总工会的内部刊物,只印4000份,不公开销售,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没备案。你还一般找不到。但它居然提供当日最新电子版下载。太神奇,太神奇。

2.南方工报是广东省总工会的机关报,但在广东省总工会网站(http://www.gdftu.org.cn/) 上有一个南方工报(http://www.gdftu.org.cn/ghkw/nfgb.asp) 的链接,与这个冒牌的http://nfgb.com.cn/ 完全不一样,在广东省直工会的网站上则有一个南方工报的热线电话(020-83865254),希望会广东话的朋友去电话详细询问一下。

另外参考:http://www.kina.cc/cm/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4801269&board_id=38&page=2 发现该网站上图片来自于 epochtimes.再google一下,就能发现,此epochtimes就是 轮 子 的 大鸡园新闻网。。。

刚刚查询了域名 nfgb.com.cn

域名联系人 张耀劲
管理联系人电子邮件 kennyjan@163.com
所属注册商 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直工会的网站居然是北京某某科技公司的?轮子们可以歇歇了。 已经删去这条。--purefire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04:50 (UTC)

轮子这就不对了,政见不同可以讨论,编个假新闻来糊弄人就不对了,怎么也得贴些真新闻,像什么“美国法轮功示威抗议救灾捐款,引发华人对法轮功强烈不满和指责”,这种有报道有视频的当然就不会有人删了。—马不停蹄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06:10 (UTC)
那個救災捐款是中共捏造出來污陷法輪功的騙局,捐款活動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我在[2]回覆給你了。--Elegance 08:26 2008年5月26日 (UTC+8)
回复1:
  1. 电子版我下载看了 使用www.nfgb.com.cn提供下载地址的阅读器 可以看到5月19日那一期 但偏偏缺了第4版 当时以为被和谐掉了 我编辑时的确是看了轮子网站大纪元的截图(由于找不到其他截图) 的确查证不周 向地球人道歉! 不过 还是希望能弄到这份报纸的朋友查证一下5月19日 第四版 是否截图真的造假 谢谢
  2. 说南方工报是内部刊物 没有证据
回复2:
当时没作调查 确实不周 现在补上(见下)
  1. 没有ICP(当然维基百科也没有)
  2. www.nfgb.com.cn主机在广州而并非美国 域名的确是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没有官方网址 只有一些第三方的介绍 如[3] 从这些介绍看 和中国万网有关系 公司是提供域名服务的 所以www.nfgb.com.cn域名 有可能是租用的
  3. 提供"南方工报"电子版报纸阅读软件的公司是另一家公司华文资讯 该公司提供的阅读软件同时提供其他很多报纸的电子版 如南方都市报 晶报 深圳特区报 该公司的网站看起来比较正规 有ICP:"粤ICP备 05046339" 没有迹象表明该公司和轮子以及www.nfgb.com.cn网站有任何关系 而且从该公司网站下载的阅读软件与www.nfgb.com.cn提供的阅读软件版本不同 使用华文资讯提供的最新版阅读器 只有南方工报的4月30日的版本 5月19日的版本服务器连接超时 从4月30日的版本看刊号 邮发代号 网址都和5月19日版本相同 所以www.nfgb.com.cn仍然有可能是真的南方工报官方网站

SmartWhois[4]

www.nfgb.com.cn (211.147.224.39)
File:1.gif 211.147.224.0 - 211.147.225.255

New Generation Technology(GZ) Ltd.

File:2.gif Peter Liu

liucheng@gzidc.com 17/FL,International Bank Center,191# DongFengXi Rd. Guang Zhou,China +86-20-81351813 +86-20-81351803

File:1.gif 211.147.224.0 - 211.147.224.255

New Generation Technology(GZ) Ltd.

File:2.gif Peter Liu

17/FL,International Bank Center,191# DongFengXi Rd. Guang Zhou,China +86-20-81351813 +86-20-81351803 anti-spam@gzidc.com

查询结果

域名 nfgb.com.cn
域名状态 ok
域名联系人 张耀劲
管理联系人电子邮件 kennyjan@163.com
所属注册商 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
域名服务器 dns13.hichina.com
域名服务器 dns14.hichina.com
注册日期 2007-04-05 11:55
过期日期 2010-04-05 11:55
回复"另外参考":
  1. http://www.kina.cc/cm/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4801269&board_id=38&page=2 网址不存在
  2. 截图确实是轮子的大纪元 希望找到其他来源的截图 目前找不到—CCFS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13:44 (UTC)
  3. 轮子的截图确实来自www.nfgb.com.cn提供的软件,但有没有经过ps,不可知
总结
  1. 说轮子造假还为时尚早 需要进一步查证
  2. 有可能是有机构盗用了南方工报的刊号等 但目前没有足够证据 需要查证 况且即使如此也还不能肯定这种盗用行为与轮子有关
  3. 我明天会打电话向广东省总工会核实南方工报的情况,向书生兄弟学习,实践一下整天挂在编辑们嘴边“可供查证” 而不是到google上搜些二手资料、别人的说法
CCFS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13:44 (UTC)
明天我准备打电话查证的内容如下,欢迎大家补充,—CCFS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14:06 (UTC)
  1. 南方工报是不是内部刊物 是否对公众发行
  2. 南方工报的官方网站什么? 后备问题:与www.nfgb.com.cn有什么关系
  3. 5月19日是否发刊?其第4版是否有文章《三分钟通话 悲喜两重天》,查证倒数第13行-倒数第6行
好的,请核实之后再说。另外,是不是轮子造假和我们没有关系,只要这个消息是假的,我们就不应该放到维基上。--purefire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14:43 (UTC)
还没问 下午问
但我必须指出:你删除的举措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我添加时提供的是二手文献 并按照维基百科的规范提供了可供查证性 而你删除时并没有根据我提供的查证信息进行查证 而是根据更不可靠的论坛的评论 并草率的下结论“经过google这个彻彻底底是谣言” 不去查证怎么能得出这么肯定的结论?!请反思...—CCFS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04:15 (UTC)

CCFS的调查

调查过程

  1. 拨打广东省总工会网站下方的电话02083874888,是广东省总工会,工会大厦总机,经询问负责南方工报的部门分机为:3615
  2. 拨打02083874888-3615 经确认是负责南方工报的(态度很恶劣 一听就是大陆机关单位 所谓工会) 询问以上问题,答复如下:
    1. 南方工报是不是内部刊物 是否对公众发行
      • 答:公开发行
    2. 南方工报的官方网站什么?
      • 答:官方网站www.nfgb.com.cn
    3. 5月19日是否发刊?
      • 答:发了
    4. 其第4版是否有文章《三分钟通话 悲喜两重天》,查证倒数第13行-倒数第6行
      • 答:这个他这里不清楚 (追问之下)请和02083865223联系(经过对比和www.nfgb.com.cn网站上提供的电话一致)
  3. 拨打02083865223 询问“5月19日第4版是否有文章《三分钟通话 悲喜两重天》”?
    • 答:他那里查不到,给了发行部的电话 02083882464
  4. 拨打02083882464 发行部的人接了 说“他们这里5月19日的报纸都送完了 没有剩下的 没法查” 我想了一下 应该是走错路了 再看网上的截图(由于截图模糊 还调出了4月30日 5月16日的报纸比对) 获得如下信息:
    1. 5月19日 第四版的责任编辑为:林莉,校对为:张增劲(截图非常模糊 据猜测)
    2. 《三分钟通话 悲喜两重天》的记者为:黄雄,通讯员为:胡志芬
  5. 继续拨打02083865223询问以上人等的联系方式以及负责电子版发行的部门电话,电话暂时无人接
  6. 想到了另一个调查路线,询问提供电子版软件的华文资讯(联系方式见联系方式汇编章节),询问南方工报5月19日版为何总是连接超时。
    • 华文资讯的客服先核实了我说的情况,发现和她那里一致,告知我:要有关部门通过后台数据库查询寻找原因,并将结果告诉我
    • 数分钟后,我接到华文资讯的电话,对方说经过公司有关部分查证:南方工报5月19日版本,的确发布过,数据库里有记录,但后来由于南方工报的原因撤了下来 (当我追问具体原因)南方工报没有透露给他们撤下的具体原因
  7. 从5继续,从02083865223得到如下信息:
    • 责任编辑林莉的电话为:02083865254
      • 曾经打通一次,但由于信号问题,对方听不到我说话,之后一直没人接,是自动留言电话。
    • 负责电子版发行的技术部门电话为:02083801557
      • 打了没人接
    • 当事记者黄雄的电话没找到
    • 另外,02083865223那边声称知道我要查证的东西,并透露有人也打电话询问过,南方工报正在调查此事,明天有可能发公告“澄清”此事。当我询问难道你们一份没有留底时,告诉我一般只保留用于印刷的电子版。

调查结论

  • 截至2008-05-22 16:26,证实如下内容:
    1. 南方工报绝非内部刊物,而是公开发行的,符合可供查证性
    2. 南方工报,5月19日(星期一),总第2092期,纸质、电子版都发行了。
      • 电子版已经因某种原因撤下,但在撤下之前,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读到过该期报纸,并且在这些读者的电脑上留有pdf格式的缓存文件,缓存位置一般为C:\Program Files\eFocus\CNews Reader 5\pdf\(请自行调整为您的安装路径)
      • 纸质还有40000份在留存民间。
    3. www.nfgb.com.cn是南方工报的官方
  • 截至2008-05-22 16:26,仍未证实:
    1. 5月19日第四版是否有文章《三分钟通话 悲喜两重天》,如果有,该文倒数第13行-倒数第6行的内容
  • 继续查证的路线:
    1. 寻找看过电子版的读者,索取缓存pdf文档
    2. 向责任编辑林莉(02083865254)询问《三分钟通话 悲喜两重天》倒数第13行-倒数第6行的内容
    3. 向南方工报负责电子版发行的部门(02083801557)询问撤下的原因,试探是否被和谐掉了

联系方式汇编

  • 南方工报
    • 客服:02083865223
    • 责任编辑林莉:02083865254
    • 负责电子版发行的技术部门:02083801557
  • 华文资讯客服:
在线客服QQ:917880523
客服邮箱:service@huawenews.com
服务电话:0755-86185089-8003

调查感言

  • 感谢所有配合我调查的人
  • 调查和写报告是耗时的 向所有调查实证的维基人致敬
  • 请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善意推定,哪怕是对轮子!
  • 以上调查本应由删除内容的purefire来做
  • 那些论坛作风的编辑们,当你们删除别人编辑内容时,请务必先做查证!没有调查就没有删除权!
  • 写完 去踢球—CCFS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09:09 (UTC)
    • 调查敬悉,条理清晰、严谨,特此鼓励!汶川地震条目情况复杂,编者目的迥异。公不见,某公只云大陆旅客堵塞登机口不让台湾游客登机(大意),不提台湾游客优先飞离灾区,其意臧否,一望而知。编辑或为大局计,未加严格考证而失之草率,但彼此实为心同,还请大家多多理解,团结起来共渡时艰!--Cherry933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16:48 (UTC)
    • 感谢CCFS的调查,此事是我没有做深入研究,持有一些主观偏见,在这里向CCFS道歉。

关于这件事本身,我又看到一个厦门晚报的2008.5.14的说法,http://www.xmnn.cn/dzbk/xmwb/20080514/04.pdf,

广元 政府提前通知

家人撤到山上
王秀月同学:前天下午4点多,我接到表妹发来的短信:地震,爷爷奶奶都搬到山上了。因为政府提前通知,地震来时,父母都撤到安全的地方。我打了上百个电话,都打不通。后来妈妈打来电话,说安全了。因为还有余震,父母还得再过几天才能回家。

这两件事情类似,可以一起讨论。现在可以确认的是:

  • 这两个报道应该都发表过
  • 已经被轮子利用作为ZF作假的证据

不能确认的是:

  • 报纸编辑部尚未确认报道是否正确
  • 还无法确认当事记者和当事人,报道中的地点人物都太模糊。

另外,在一个小网站上,http://sooonews.com/NewsContent.aspx?NewsID=172180   报道说“《南方工报》编辑部在接受电话讯问时表示,在收到众多电话询问之后,他们正与相关记者联系,目前对这一报道的真实性还没有结论性的意见。”--purefire (留言) 2008年5月23日 (五) 07:01 (UTC)

  本报5月14日第4版刊登的“亲人都在外面过夜”一文,因采访对象,四川广元籍学生王秀月在转述家人短信的内容和讲述家里情况时有误,将“地震,爷爷奶奶都搬到山上了,因为政府提前通知,地震来时,父母都撤到安全的地方”中的“余震”说成“地震”,加上当时发稿时间紧,记者、编辑在采编稿件时没有核实准确,存在疏漏,报道客观上造成部分读者的误解,这是我们工作的差错,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本报编辑部 2008年5月23日

南方工报还没有其他消息。 至于这些新闻,我个人看法是,如果地震确实可以预测,那中国人是太伟大了。--purefire (留言) 2008年5月25日 (日) 15:05 (UTC)

  • 关于这一点,我有些个人看法,前两天看了一点《唐山警世录》,虽然最后官方会说唐山地震不可预测,但是不排除少数比较敏感的地震工作者能够在震前做出震情判断,而这种消息没有最后发布出来预警,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需要去解决的,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不妨确实称之为“太伟大了”。 Dzycqz (留言) 2008年5月26日 (一) 00:37 (UTC)
    • 个人认为,预警是可能的,但是这个本身也只有一个概率的问题,连天气预报没有100%的准确度,也只能预测两天以内的情况,何况是地震这种不常见的灾害。即使说,我们有了可以预报的理论,有几个理论水平很高,每一个能达到10%预测水准,那么有一个理论预测了明天要地震,其他的理论没有得出这个结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按每一个理论的地震时间都要避难,那像日本这种地震多发地区人们要天天去避难了;如果不去,哪次真的地震了,那是不是又要怪专家了。
      • 是的,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对待这样一个未知的科学领域,是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进行判定的,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有人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比较准确的预测出了这次地震,实际上很多数据和监测手段都只有地震局自己能做到,而他们做到了多少,各方面的异常信息有没有有效收集并整合到一起来进行综合判定,局外人很难了解。各种异常信息的采集、综合、分析和研判,这些方方面面都要把好关,才能提高大地震预测的能力。临震预测要建立在短期预测基础上,短期预测要建立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有些宏观异常与大地震临震关系紧密,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其进行专项跟踪,发现可疑的情况就要结合相应地区的中长期预测、短期预测、宏观异常等来进行布防,加强监测和宏观异常收集的能力,以便提高临震预测的准确度。 Dzycqz (留言) 2008年5月27日 (二) 07:19 (UTC)

除了发展预报,我觉得可以做的,主要还是把房子建建好,防灾措施、应急预报准备好,少出豆腐渣工程,这个才是现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purefire (留言) 2008年5月26日 (一) 14:09 (UTC)

  • 中国大陆媒体现在一再声明“地震不可预测”,我认为完全就是一个误导。要在地震前准确作出预警,确实在技术上还达不到;但是人民有知情权,哪怕你天天新闻里面说,哪里哪里可能地震,也总比藏着掖着不告诉大伙,甚至还出来辟谣要好。天气预报也没有100%的准确度,但人们不至于说今天要打雷闪电就全都不出门了,或者说要下冰雹就都搬离“不安全”的楼房了。由于因果论的制约,预报永远只是一定概率的,它的作用也并非是要产生某个重大决策或立即疏散群众,而是给人们一个提醒,在地震真正发生的时候不会毫无防备,在大楼倒塌的时候可以迅速找到一个安身处,在发生火灾时不至于因烟气而窒息。我感觉现在讨论预测、预警的问题,重要的就是怎样在“提示”和“警告”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一天到晚说“地震不可预测”。 --wangguoqin1001 (留言) 2008年5月27日 (二) 07:55 (UTC)
    • 不是知情权的问题。正如米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上说的:他们能预测的极限就是说在米国西海岸旧金山附近,今后30年以内发生强烈地震的概率是60%左右(大意)。 因此,在短期(5年以内以及更短)尺度预测并不比投硬币更准确的情况下,我们能做到的,是提高建筑质量、普及民众抗震知识、多进行疏散演练等。至于预测,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希望看到突破性的进展 --Cherry933 (留言) 2008年5月28日 (三) 17:46 (UTC)
      • 我看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未必比投硬币高吧,经常连续叫几天下雨也没看到半滴水下来。无论如何,这次地震确实在之前有人提到过,那就应该有一个地方,比如说地震预报的网站,收集这所有的报告,供需要的人参考。--wangguoqin1001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05:08 (UTC)
        • 天气预报短期要准确的多,卫星云图说有台风来了,肯定要来的。长期反而不过关。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计算不出14天以后的情况。 这次地震确实有人预测过不奇怪,方法错误有时候会有正确的结论。比如用投筛子的方法参加英语标准化考试,至少对一道题是没问题的,但是几十道题目全对实际上不可能发生。对于那些声称成功预测汶川地震的人,检验的方法很简单,全世界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6级以上的地震,请他们预测下次什么时候地震不就得了!(如果国内信息披露有规定不能随意发表的话,预测一下米、日、台总可以的嘛!) --Cherry933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06:31 (UTC)

删除按时间顺序编排各方报道的死伤人数列表

我删除了按时间顺序编排各方报道的死伤人数列表,我认为没有必要将各个传媒单位不同时间报道的数目一一列出。因灾难而死伤的人数统计在灾难发生后续几天内日益增长是正常的现象。--Shibo77 2008年5月21日 (三) 14:17 (UTC)

地震預測:美國地理雜誌的文章

關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文章……",此段翻譯說法有問題,原始標題是"Study Warned of China Quake Risk Nearly a Year Ago",這段意思是警告該區域有潛在地震風險,並非預測地震,這兩者是不同的事情。

此段摘錄於地理雜誌所引用文章“……These observations support models for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astern plateau margin that do not involve major upper crustal shortening. They also suggest that activity on the margin-parallel faults in eastern Tibet may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seismic hazard to the densely populated Sichuan Basin.”。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ectonophysics. 2007.  很明顯並沒有預測地震,僅止於提到該斷層有很大潛能,這和預測地震是不同的事情。

--LibertyBell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09:55 (UTC)

主要是“地震预测”这个标题太吓人了 我有时间准备改改 里面的内容也要分类—CCFS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12:54 (UTC)
  • 又及,中国学者如若真有“成功预测”之实,纵有当局“瞒报”之惨祸,其预测本身亦不失为旷世之成就也!愚以为,当务之急乃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深刻领会中国学者之先进预测经验,例如「大旱後1-3年半出現6级以上地震」、《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救饱受地震之患之米、日、台黎民于水火,各位意下如何?--Cherry933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16:48 (UTC)
地理雜誌並沒有斷章取義,他們下的標題是“Quake Risk”而非“Forecast”,內文有提到「"I've been to these little towns [before the quake]," Ellis said. "Most of the houses are built of unreinforced masonry, and you can see little brick factories all around this area.」,這位共同作者主要批評的事情是明知這裏有潛在風險,但卻沒有任何預防措施(有可能大地震,卻沒有防震建築)。真正斷章取義的是媒體!--LibertyBell (留言) 2008年5月23日 (五) 09:19 (UTC)
  • 有人总是想办法“证明”中国政府事先预知但隐瞒了地震。华北、云贵川、日本、米国西海岸旧金山附近、台湾都是地震的高危地区,不用预测都知道。不过中国大陆确实在防灾减灾,房屋建筑方面有不足,这是因该承认的。--Cherry933 (留言) 2008年5月23日 (五) 13:56 (UTC)

内容请求:志愿者行动

这一章节内容应当大大扩充--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19:00 (UTC)

强烈建议大家注意更新、整理!

目前,“灾情”栏以及“救灾”栏除“境外机构、组织的帮助”外,基本停留在5月14日;震后影响基本停留在17日,我刚才更新了余震、军队救援和个别地方的灾情等几处,但总体上我们落后得太多了!

鉴于目前救人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我建议:对“救灾”一栏作一个阶段性的整理,把不重要的信息可以删去,比如“政府行动”部分里各个部门的反应,可以删去大部分,尤其是只“召开会议”“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做好XX工作”的部门。

由于很多统计、初步总结都没有出来,所以暂时对“灾情”部分应该及时更新。目前可以找到的具体到各个城市、各个镇的统计(譬如“都江堰市死亡XX人,受伤XX人,受灾人数XX人,房屋倒塌XX间,经济损失XX元”这样的新闻)基本没有,给我们更新造成了很大困难。希望大家能留心新闻,在大片实际内容不多的“正面报道”的海洋中及时捕捉到有意义的新闻。等到死亡人数基本稳定,救人工作彻底结束之后,我们再对“灾情”栏做一个阶段性的整理。

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建议开“灾后重建”一栏,分为“总体规划”“实施”和“问题”三个子栏。

以上是我的几点看法。--Mike20010849 (留言) 2008年5月23日 (五) 01:57 (UTC)

Images

Hi, this is "benlisquare" from the English Wikipedia. I propose adding the following images to this pa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Mourn_channels1.jpg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20052008467.jpg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20052008489.jpg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Sinablk1.JPG Thanks. 203.62.10.9 (留言) 2008年5月25日 (日) 23:31 (UTC)

建议对政府行动进行删减

政府行动的内容太繁琐,没必要每个部门都写一段,可以适当整合缩减。应该这是地震条目,应该重点描述地震。可以单独开辟政府行动条目。Seraphdoo (留言) 2008年5月28日 (三) 10:17 (UTC)

總覺得在這個條目里面,大家都好像忘記了WP:NOT中十分重要的「維基不是不經篩選的資料搜集場所」,并非所有有單獨、可靠來源的東西都應該寫進去的,不然的話這個條目還會長10倍,還得看看有沒有闡述的價值、和應該盡量的概括描寫而不是將新聞原版照抄進去。政府的XX部的那些文字是應該簡潔一點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28日 (三) 20:47 (UTC)

建议以后编者由英文版翻译

貌似论战比较多,大家以后还是从英文版翻译吧,那边资料比较全,而且相比于中文版来说更中立一些—Prinz回来了 (留言) 2008年5月29日 (四) 19:50 (UTC)

  • 尊计似宜缓行。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来讲好些!论战么,除了个别技术性问题看法不同,更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内外不同人群之间的政治歧见,即使没有地震也会发生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避免,虽然有些悲哀,但希望以后逐渐会好起来 --Cherry933 (留言) 2008年5月30日 (五) 03:20 (UTC)

整理“反应”和“地震预测”两节

看了一下,这两节的内容很多,但是参差不齐,比如反应“批评”中讲到台湾捐助20亿的事实,这个不应该是批评;只有中央电视台没报道才是批评(顺便说一句,大陆很多官方非官方的媒体都报道了,仅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没报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反应?)而且看报道说,这20亿还有10亿的缺口,这个又是批评台湾官方捐助有名无实吗?我觉得至少现在不应该批评,有心捐助即是好事,做事应该慢慢来。类似的,一些报道不应该出现在这一节,或者应该精简。

另外,关于说“摄像机前才救人”一说,我看了youtube上一片争论声,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争论放上去?

另外地震预测这一节,在[地震预测]那个页面里也提到了,很多都是些没什么根据的自然现象,我的建议是把几个学术争论放到预测一节,把其他的另立为震前现象或震前流言一节。而武警五秒救人这个,根本就是地震预防和自救措施了。 --purefire (留言) 2008年5月30日 (五) 05:24 (UTC)

  • 关于摄像机前才救人这一节,我发表点自己的看法。超过100个小时存活者有一个正是我认识的人,当时的情况是(北川),废墟下有很多很多的人,路很难进,所以进入到的救援人员严重不够,绵阳市区都号召了50岁一下的人徒步进入北川救灾了,可是人还是不够。我认识那人都被救援队放弃了3次,直到最后一次才救上来。试问一下,如果有摄像机而不救,是不是更会被骂?像现在这种情况不是救不救的问题,是根本救不过来,所以我觉得随便怎么做,肯定都会被骂....只要是中国的条目,貌似都是如此。有点同情那些付出了很多劳动的救灾人员—人神之间摆哈龙门阵保佑家人,感谢大家对四川的援助! 2008年5月30日 (五) 15:20 (UTC)

請盡量少用“*”號!!

現在這個條目上面絕大部分的章節都被寫成下面這種形式: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

其實是完全是可以用平常的語言,可以分段說明的,為什么一定要用這種看上面表示「1、2、3、4」的形式,弄得看上去很像個數據庫大雜燴,而不是一篇文章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30日 (五) 12:34 (UTC)

所以要挂{{subst:cleanup/auto}}。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5月30日 (五) 19:24 (UTC)
掛模板有沒有用是個問題,印象中有些條目的模板是03年掛的,到現在還巋然不動地保持原狀—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30日 (五) 20:4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