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氧化铁镍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矿物学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矿物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矿物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Antigng留言2015年2月24日 (二) 15:34 (UTC)[回复]

    • (+)支持,不懂装懂。所有来源支持的都是被学术界做烂掉的结论和事实,又不是突破性发现(例如超光速),何须nature science JACS Chemical Reviews?任何一个物理/化学条目上DYK我都会仔细审阅,我也有能力这么做。这次没发现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是可以改的。--Antigng留言2015年2月24日 (二) 15:10 (UTC)[回复]
      • (:)回應:依阁下的逻辑,看来该改的是维基百科,都是可以用搜索引擎搜一下就出来的信息嘛,要什么可查证来源?真是"不懂装懂"啊,另外,敢问阁下,国际主流学术界交流用语是不是英语,国际权威学术论文用的是不是英文?--1776004789风不止留言2015年2月24日 (二) 15:35 (UTC)[回复]
          • 越是新奇的东西,就需要越可靠的来源;trivial的东西,没必要使用最高质量来源,只需符合WP:RS即可。(“被学术界审核过的文章、书籍、点评或者研究论文是可靠的”)为了证明法邮大楼位于中山东二路9号,地图和地方志是一样的。--Antigng留言2015年2月24日 (二) 15:41 (UTC)[回复]
            • 阁下称之为“最高质量来源”,看来与在下是有共识的,其实在下是担忧中文维基中会产生一种盲目排斥英文来源的风气,私以为此风决不可在自然科学领域蔓延,故有所严词,还望各位明鉴。--1776004789风不止留言2015年2月24日 (二) 16:13 (UTC)[回复]
    • (+)支持主编的修改和撰写。另建议检查员CU一下User:BigteteUser:1776004789风不止等人,我推测有破坏者傀儡账户在其中。--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2月24日 (二) 16:36 (UTC)[回复]
    • (!)意見!白磷君这一篇不容易。没有英文可以翻译,也没有书籍参考,只好查期刊文章。但一个常识是,中国人的研究自觉低人一等时才会在中文期刊发表,故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忽略不计。试问,合成铁酸镍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多种,为什么要把发表在《佳木斯大学学报》上的方法放在这里?这种自囿于中文期刊,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作法实在是大不妥。阁下是严肃认真的人;现在这篇似乎要上dyk了,我以为阁下当自己将其撤下,以为众人表率。Bigtete留言2015年2月24日 (二) 23:47 (UTC)[回复]
    • (+)支持,楼上几位投反对的真的是神论,我无话可说,白磷君加油。--Whaterss留言2015年2月25日 (三) 01:03 (UTC)[回复]
    • 白磷君,不要受壓力影響。人家愈是叫您撤下此條目,您愈是要讓此條目上DYK。--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2月25日 (三) 01:13 (UTC)[回复]
      • 一篇文章是发表在高影响的杂志上,还是低影响的杂志上,主要在于该工作的“独特性”,而非论文的“准确性”。而我们是在写维基百科,要求的是后者而非前者。--Antigng留言2015年2月25日 (三) 01:34 (UTC)[回复]
    • (+)支持,同时发表一点看法。
      刚才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文献查阅功能查了一下,发现国外对此研究不多,仅找到两篇[1][2],而维普上有好几篇(例如[3],还包括白磷君引用的那些,就不列出了),万方上没有找到。因为个人原因,未使用谷歌学术。经过(很不精确的)观察,所有这些文献中有较大一部分是用固相合成、水热合成、凝胶法等常见方法进行合成,其他的则探讨了产物的性质。所以并非是期刊较小没有说服力,而是即使较大的期刊上的文献也采用相近的方法。此外,可见这种合成几乎是“做烂了”,无怪乎只能在中文期刊上发表
      的确,如上面几个ID所说,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较低,大陆的学术风气也不好。因此,我们编写自然科学类条目时应尽可能选用权威英文期刊上的文献。但对于这种“做烂了”的合成,而且是缺乏足够英文文献来源的情况,我和User:Antigng持同样态度:越是新奇的东西,就需要越可靠的来源;trivial的东西,没必要使用最高质量来源,只需符合WP:RS即可。何况国人绝非样样都比外国人差
      以上是一名高一新生的拙见,有问题还请指出。--来自江西的某只留言2015年2月25日 (三) 07:15 (UTC)[回复]
  1. ^ Lord, H.; R.Parker.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Nickel Ferrite (PDF). Nature. 1960, 188: 929–930 [2015-02-25].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2. ^ Beretka, J.; A.J.Marriag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itial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Nickel Ferrite Spinel (PDF). Nature. 1964, 203: 515 [2015-02-25].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3. ^ 赵东方; 杨华,县涛,王伟鹏,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NiFe2O4纳米颗粒及性能. 人工晶体学报. 2013, 42 (2): 316–321,350. 
    • 来自江西的某只:您的研究精神在下很赞赏;您只查到两篇英文文献,说明您的方法有问题,继续努力。首先因该明白如下基本原理:维基最好引用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要慎重引用;期刊研究论文的主体是其原创部分,属于一次文献;期刊研究论文大多数情况下会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这部分应该算是二次文献,尽管可能不如专门综述文章全面。对于物质的基本性质,如果一时找不到更好的来源,比如专门综述文章,书籍和手册,引用期刊论文中偶然提及的相关信息未尝不可。比如本人纠正文中关于结构的一处错误,提供的就是一篇论文;再比如很多论文,包括您提供的一篇,都提到这种物质有半导体性质,如果文中要提到这一点,随便引用一篇以示有所本,当然也是可以的。但纳米颗粒制备方法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纳米颗粒的性质与制备的方法和途径密切相关,也因此才会有很多研究,绝不是“做烂了”的常规合成方法。文中如果真要提到这一部分,需要对各种方法给予简单说明,而不是随便碰到什么就写什么。Bigtete留言2015年2月25日 (三) 23:58 (UTC)[回复]
    • (+)支持:理由同楼上。—— 镇国公  有事找我  2015年2月25日 (三) 12:37 (UTC)[回复]
    • (+)支持--Iflwlou [ M {  2015年2月26日 (四) 17:2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