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山際澄夫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簡歷後面的章節應獨立出去[编辑]

該事件對山際澄夫僅是人生中一個小插曲而已,對單純只想了解他生平的讀者來說,這些描述皆刻意強調他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試問他的新聞專業背景提到多少?他採訪哪些人物?傳記類的條目各事項應平均地去鋪陳,而不應將整個敘述焦點轉移至單一事件。請參考一下楊淑君條目方式試圖改善,移動至「2011某某事件」。--Mihara57 (留言) 2011年5月15日 (日) 22:15 (UTC)[回复]

因條目中華民國政府與臺灣人民對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與檢討已提及2.1/2.3兩節之重點,本條目之創建者可參酌其他編者之意見處理。 --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5月16日 (一) 00:34 (UTC)[回复]

NPOV[编辑]

中立的观点是维基媒体的基本规则,亦是维基百科的支柱之一。所有维基百科条目以及其他百科式内容必须以中立的观点书写,在尽可能没有任何偏见的前提下,平等地表达出任何曾在可靠来源中发表过的重要观点。

断言事实,包括关于观点的事实——但切勿断言观点本身

维基百科描述争议,维基百科不参与争议。要对争议进行中立的描述,就应始终以公正的语调来表现观点,否则即便表现了所有相关观点,条目看上去也只会是一篇支持者的评论文。即使主题是以事实而不是以观点来表述的,同样可以因为对事实的挑选、表现或组织形式而导致不恰当的语调。要让条目达至中立,语调应该公正、准确、成比例地将所有方面收纳于条目中。

维基百科条目的语调应当不偏不倚,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某一观点。尽量不要直接引用参与者言辞激烈的争辩;而应总结并以公正的语调来呈现这些争议。见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

维基百科把中华民国视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相同,意即双方是对等而不互相隶属的政治实体;但为保持中立,对于此二者究竟是一个国家或是二个国家,维基百科的立场是保持沉默,不对任何一方表示支持或反对,这一点也请各位在撰写条目时能稍加留意。见维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

维基百科拒绝宣传。维基百科不是演讲台、宣传工具或者广告场所。因此,维基百科不是

  1. 说服他人或拥护某方的场所。条目当然可以客观地描述某一主张的内容,但必须符合中性的观点。如果您想就您的高见说服其他人,请创建您的个人博客。见WP:NOT#SOAP

以上引文很清楚说明了维基的基本规则


再来看此条目

驳斥中共人士辱台言论
山际指出俄、韩、中三国在日本震灾期间,表面上进行对日人道救援,实际上是“趁火打劫”的真相
前者并以“正义新闻”的字样赞扬山际仗义直言的勇气
同仇敌忾地留下约两千则回应批评

中立观点在哪里?什么叫辱台?这里不是两国论、一边一国或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的论坛,维基百科不对任何一方表示支持或反对,即使台湾诸公自认孔健辱台,也只为台湾观点,不知道以两国论、一边一国为是,以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观点为非这种成见是哪家维基百科的中立观点?'仗义直言'同仇敌忾,是来这里写小说的吧?

条目中充斥着对孔健的攻击之词,特别是直接大量引用网上留言,也不符合不偏不倚,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某一观点。尽量不要直接引用参与者言辞激烈的争辩;而应总结并以公正的语调来呈现这些争议

对某些人藏头露尾,夹枪夹棒的行径和鸭霸作风很不以为然

Lianxx (留言) 2011年5月25日 (三) 06:20 (UTC)[回复]



相關回應請參見中華民國政府與臺灣人民對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與檢討討論頁
--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5月25日 (三) 19:0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