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南昌站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昌站 (江西) 移动到 南昌站[编辑]

南昌主要铁路客运车站,重要性影响比香港的高,除非香港人都呆在香港不去大陆,毕竟香港的车站车也就在香港跑,论影响比不过。--Qa003qa003留言2014年8月27日 (三) 04:31 (UTC)[回复]

重要性为什么比香港高?乌拉跨氪 2014年8月27日 (三) 04:34 (UTC)[回复]
好比银座站,其名字具有代表性,除了在香港如果提到这个名字都会想到一座城市,银座就是日本一个有名的地方。--Qa003qa003留言2014年8月27日 (三) 05:34 (UTC)[回复]
不认同,既然有歧义,应该建立独立消歧义页,而不是争优先,如果争优先,另一边一样以同样理由提出要求,这样没意义。——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8月28日 (四) 00:56 (UTC)[回复]
    • (+)贊成,比港铁更重要。--Fxqf留言2014年8月28日 (四) 08:43 (UTC)[回复]
    • 按照英文WP的慣例,的確是可以讓江西的南昌站使用沒有消歧義標識的條目名,但條件是條目頂須提示有其他同名條目存在,如果只有一個同名條目(就像南昌站)直接指出該條目地址(南昌站 (香港))而不需另建或指向消歧義頁。還有一點是由於香港的南昌站條目名本身已經有消歧義標識並且只有一個同名條目並已經使用了主條目名字,所以其條目頂不需要再添加有同名條目的消歧義告示。-- 同舟留言2014年8月28日 (四) 08:59 (UTC)[回复]
      • @Sameboat,极是,两个南昌站根本不是一个系统的,孰轻孰重一望而知。这样的情况好像很多,比如我居住的宜昌市,在香港有条同名的宜昌街,台湾有宜昌里、宜昌路,恩,前几天我搜索宜昌,直接进入宜昌 (消歧义)了,我感到很不方便,所以又重定向到宜昌市。这不是随便改的,有例子的,@乌拉跨氪伦敦有英国首都、加拿大安大略省城市,但是伦敦直接转向英国首都,并且标题不带括号英国首都,所以我想南昌站的江西省也可以去掉了,并且应该直接重定向。--Fxqf留言2014年8月28日 (四) 10:08 (UTC)[回复]
@Foamposite你们那么喜欢加括号,怎么不把英国首都伦敦London也加上“伦敦 (英国)”,因为在加拿大也有个城市叫伦敦 (加拿大)London。只敢欺负小城市,有种去改伦敦啊!去把伦敦加上(英国)啊!--Fxqf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5:01 (UTC)[回复]
  • (!)意見:如果閣下應為此地理問題合理,亦同樣可以作出提請,看看有多少人支持你的看法?就鐵路條目而言,雖然有些共識我並不太認同,但同名車站採用括號一直而來都行之有效,亦是大部份人所認同的共識。好像高松站,相信問十個人,十個人都只會想到是四國內的站,但又有幾多人可以即時講到石川縣七尾線也有一個?而東京都多摩市多摩都市單軌線也有一個高松站,而且兩站都現在還沒有創建,但是對香川縣的最出名那個,還不是要用上高松站 (香川縣)的方法?這個正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位於同一個國家內同名車站的處理方法,不存在甚麼獨大或是重要性問題。再者,若說甚麼欺負小城市,倒轉看,閣下一句「比港铁更重要」何嘗不是又不是欺負其他城市?--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7:13 (UTC)[回复]
  • 說欺負不欺負已經離題了。如果非要用消歧義標籤的話,「南昌站 (江西)」應該更準確地改為「南昌站 (南昌)」與同是以市名作為消歧義標籤的「南昌站 (香港)」作更好的對比,但這也凸顯了這個消歧義標籤對南昌市的南昌站而言是何等滑稽,又其實我之前不知道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會,如果消歧義標籤的用意是減少混亂的話,這個「江西」的消歧義標稱是在幫倒忙罷了。如果你在中國(包括香港)以外跟我說「南昌站」,我是不會懷疑你是在指「南昌市的南昌火車站」,這亦是我認為南昌市的南昌站可以使用沒有消歧義標籤的「南昌站」的理據。反正要移動的話須要管理員權限,既然管理員不願意出手再討論下去也沒有意義。--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7:28 (UTC)[回复]
  • 所謂「縣、省、州的等級細分」只是某些維基人原創的潛規則罷了,用哪個消歧義標籤應該是看那個消歧義名稱有最高的認知度及指示作用,在這個原則下市名比省名有更好的指示作用。假如廣州只有全廣東省唯一一條北京路,那其北京路條目是否應該命名為「北京路 (廣東省)」呢?我一定會反對,因為「廣東省」作為一條路的消歧義而言太籠統,同樣的道理亦適用於重鐵車站。假如江西省有一個市名為「廣州」,這時以省名(「廣州 (江西)」)作為消歧義就會合理多。不過返回我原先的論點,現在中文維基百科的消歧義準則是有缺憾的,不是因為大部分條目都這樣就代表但凡同名條目這全部都要加消歧義標籤。--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8:44 (UTC)[回复]
  • 我不敢說這是否叫做「原創的潛規則」,或者有一些命名上,在我加入維基前或已經過一些討論和共識,當然有些事後可能有所改變(例如早陣子可能針著外國的鐵路車站,在中文命名上是否可以用「站」來代替「車站」般)。就鐵路條目而言,我自開始創建起所理解的,就是凡遇到相同名稱的,一律以消歧義標籤處理,而不會依靠所謂最高的認知度及指示作用去,就如我上面提及的高松站例子一樣。事實上中文車站名不只是南昌站有爭議的,他朝就連坑口站車公廟站等,一樣有來自不同地方的維基人都堅稱自己地方擁有最高的認知度及指示作用,到時又來一場搬移戰?--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21:56 (UTC)[回复]
  • 所以我已經對中文維基百科越來越失望,大家為了避免爭議而用一些對讀者而言最沒有好處的處理手法,而現在中文版的消歧義指引已經過時但都沒有人願意革新它,所以我寧願不再踩進這潭死水,再看下去只會讓我心肌梗塞。--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22:34 (UTC)[回复]
  • 南昌市南昌站可以括免消歧義標籤是基於英文版消歧義指引中的首要條目指引,因為南昌站是江西省會的城際列車站,已經比只是服務本地線的香港地鐵南昌站高了一個檔次,歷史比香港的南昌站更悠遠、規模更大。這都符合作為地理首要條目的準則。你可以說不同企劃的指引方針不能照搬,但我是基於哪個方法對這個維基有更大的好處就套用哪條法則,減少多餘的消歧義可以減少讀者搜索條目的次數。所以我無法接受user:Cwek將日本大型地鐵樞紐的銀座站移動到消歧義標籤名稱,與香港的一個輕鐵小站畫上等號,以英文維基的標準,日本的銀座站絕對符合作為「首要條目」的標準而括免使用消歧義標籤。--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9:07 (UTC)[回复]
呵呵,拿en区的条例当令箭,只能说先把命名规则定好再说,我认为如果同名的话而且双方为占据主命名有争议的话,倒不如两个都处理成独立消歧义,让主命名给消歧义页,对于多方使用者争议更少,不会出现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9月10日 (三) 11:43 (UTC)[回复]
我只是說其慣例,沒有說英文版的南昌站有消歧義問題,雖然我舉這例子就預知會有人離題地搬出南昌站的英文名不同的事。-- 同舟留言2014年8月30日 (六) 07:04 (UTC)[回复]
@Sameboat不用怕,两个伦敦的英文中文都一样,叫他们也去加伦敦 (英国)。--Fxqf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5:04 (UTC)[回复]
所以我也指出,現時的做法(保持現狀)最合適,根本無需作所謂的正名的移動。--Foamposite留言2014年8月30日 (六) 07:52 (UTC)[回复]
@Foamposite敢把伦敦改成消歧义页吗?--Fxqf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9:09 (UTC)[回复]
主從消歧義還是平行消歧義的選擇,關鍵在於是否有其中一者的知名度佔有壓倒性的地位,如果知名度都很高、或是知名度都不高無法判斷知名度有明確落差時,一般都會選擇平行消歧義避免不必要的爭議。英國的倫敦無論是對台灣、香港、中國大陸乃至於世界各地大部分的中文讀者,都具有絕對性的認知優勢,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只聽過英國的倫敦卻鮮少知道加拿大也有倫敦,所以採用主從消歧義的方式是合理的。但是,以南昌站的例子來說,對中國大陸的用戶來說,較為熟悉江西的南昌站,但對香港的用戶來說,熟悉的卻是香港的南昌站,因為對不同的讀者群來說有不同的熟悉對象,所以無法立判認知度是否有懸殊的差異,而使用了平行消歧義。兩者的背景基礎並不相同,根本不該相提並論。Fxqf君除非能證明大部分的中文讀者都知道加拿大也有倫敦,否則把倫敦改成消歧義頁是不恰當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1日 (四) 10:31 (UTC)[回复]
@SElephant英语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对于加拿大人来说安大略省的伦敦是他们最近最熟悉的伦敦,照你的理论,英文版的英国首都伦敦也应该采用平行消歧义,但是为什么英文英国伦敦没加括号呢?麻烦你去英文版英国伦敦也加一个括号。--Fxqf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11:18 (UTC)[回复]
有何證據可以顯示對於住在安大略省的加拿大人都只認識加拿大的倫敦,卻不知道英國的倫敦之存在?這種建立在錯誤前提上的推論,不提也罷。--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1日 (四) 18:17 (UTC)[回复]
剛剛撰寫八幡濱站時才發覺,原來只打九州是不行的,因為也要分日本版、中國版和韓國版,後兩者更是遠古時代的產物,相信現今也沒有人再提(甚至使用),九州 (中國)我認識的只有荊州,同樣也要分成古代版和現代版,我絕對相信現在同十個人說:「我想去九州」,十居其九點五都只會想到日本的九州,而非古代中國的九州或韓國新羅時代的九州,見這麼多人落力地為一個車站爭做頂級位置,看來我也要學諸位一樣,力爭九州 (日本)變成頂級位置才行。 囧rz……--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8:43 (UTC)[回复]
你的地域中心主義贏了:服務一個本名省會的城際火車站要屈服於服務一個取自某省會名字的屋苑的地鐵站、服務一個本名商業區的地鐵樞紐要屈服於一個取自某外國商業區名字但服務本地住宅區的輕鐵站。--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10:46 (UTC)[回复]
那我也必須指出日本栗林站的移動並不合理,另外儘管英文WP有不少「Central line」條目,沒有消歧義標籤的條目名直接指向倫敦地鐵的Central line。-- 同舟留言2014年8月30日 (六) 08:01 (UTC)[回复]
栗林車站的移動並沒有不合理。因為對於中文讀者來說,兩個車站知名度都不高無法判斷是否存在壓倒性認知差異,所以以平行消歧義處理之。相比之下,日文維基對於這方面的考量反而更自我中心,不管是多麼鄉下偏遠的小站,一律都是日本當地的同名車站佔主條目位置,其他國家的同名車站不管重要性、等級多高一率掛消歧義標籤。以某個角度來說,參與本討論的一些中國大陸用戶,其實也帶有點類似的心態,都只用自己的觀點思考事情(因為它在中國大陸很重要,所以我認為對全世界的中文維基用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但卻沒有顧慮到香港讀者的認知觀點。--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1日 (四) 10:49 (UTC)[回复]

无非就是强行将香港与大陆拉平。地区词转换政策的后遗症。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9月11日 (四) 18:46 (UTC)[回复]

+1 。—Chiefwei - - 2014年9月12日 (五) 00:35 (UTC)[回复]
命名问题就是维基的一大坑。--管闲事且对地图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鲜的轮子留言2014年8月30日 (六) 06:53 (UTC)[回复]
  • 囧rz……:討論頁原來我數錯,這已經是兩年內第四次同樣的要求,頭三次都得不到共識,而第四次的結果預見將會一樣時,難怪Fxqf君甘願不理會共識而強行移動條目至合符自己想法的,似乎都這刻還提出公平原則都是枉然了。因為有人不甘心一個省會車站要屈就如一個特區內的社區站。--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21:57 (UTC)[回复]
    我從來不認為「南昌市有個南昌站」這種常識有爭議,所謂的爭議反而是源於大家執著於對平行消歧義的處理手法罷了,我指出這種平行消歧義是地域中心是因為你們都忽略了非鐵路迷的「一個城市會有一個以自己市名命名的火車站」的常識,在這個常識的前提下南昌市的南昌站是有資格括免消歧義標籤。不過假如有朝一日香港以外其他城市都有一個「香港站」,不管這個新站多細多荒廢,你們大概到會大條道理幫香港的香港站加括號吧,在(中文)維基百科,常識是多餘的~--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22:38 (UTC)[回复]
    不会的,您还没看出来吗?香港和中国得是一个层级的,要平起平坐,其他城市只是个城市,当然比香港低级了。—Chiefwei - - 2014年9月12日 (五) 00:35 (UTC)[回复]
    我不知道「一個城市會有一個以自己市名命名的火車站」這種事為何一定是常識?畢竟在倫敦並沒有倫敦車站,巴黎沒有巴黎車站,紐約沒有紐約車站,洛杉磯也沒有洛杉磯車站,所以一個不熟悉中國大陸車站命名規則的讀者,並沒有辦法透過這種「常識」確切的知道南昌一定有個南昌站的存在。假如這個世界上存在另外一個名叫「香港站」的車站,當中國大陸或台灣的用戶在聽到「香港站」時,大部分優先想到的都是這個香港站,而不是在香港的香港站,此時使用平行消歧義在兩個香港站條目上都添加消歧義標籤就是合理。但相反的,如果不論是來自台灣、港澳、新馬還是中國大陸的讀者,當大部分的人聽到「香港站」時不約而同都是先想到位在香港島上的那個香港站時,那麼就算這個世界上存在另外10個香港站,還是適合使用主從消歧義。消歧義的方式選擇是基於「讀者的認知優先性」而非「事物本身的等級高低」,這是在此討論中我一直強調的重點,但就是有很多人困在這個誰等級比較高、誰比較重要的圈圈內跳不出來,所以才會變成這種雞同鴨講的困境。--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03:44 (UTC)[回复]
    我不太懂得身為管理員的Chiefwei,作出這樣的說法是反諷或是有其他含意,又嘗試將它拉上去另一類的意識形態上?我回顧2012年12月起第一次有人提出要搬標題時,不就已經有其他維基人提出了公平原則?乌拉跨氪在2013年9月的討論中回覆Chiefwei時指出「避免地域中心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當一個地區的強勢概念的覆蓋另一個地區一個常見概念,南昌站既如此。」我覺得這講得非常合理。提移動的人年多以來還是搬著倫敦來作擋箭牌,或是衝著南昌是個省會,無人不會知的理論,然而由此至終都沒法提出有力的證據,去證明南昌有著倫敦一樣的絕對認知優先性。如SElephant所言,我看這件事,根本未有從「事物本身的等級高低」的去想,反是部份支持的人一直有這樣想法才是。--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7:57 (UTC)[回复]
    對編者而言是「公平」,但違反了全世界讀者的「合理期望」。--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8:07 (UTC)[回复]
    全世界讀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三億人口?又來以一概全?--158.182.31.138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3:40 (UTC)[回复]
    我覺得雞同鴨講是因為你在製造「南昌站」在沒有任何前置條件下(例如處於中國/香港境外的地方)會引起「很大機會不是指南昌市的火車站」這個謬誤,就算不考慮「事物本身的等級高低」這個重要因素,南昌市的南昌站都符合了「中國/香港境外讀者對這個條目名稱的期望」,這是建基於「南昌市」不是一個小鎮,而是一個有一定知名度的省會,同樣道理適用於東京的銀座站。--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4:07 (UTC)[回复]
    但是南昌市是一個有名的城市,與知道南昌市有個名叫南昌站的火車站,這兩件事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南昌市的知名度高並不能直接套用推論南昌站的知名度高。還有,您把「在香港」這個前置條件給排除了,但偏偏香港用戶是中文維基用戶群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至少與中國大陸用戶、台灣用戶一樣重要),所以這個前置條件本身就是本討論的重點之一您卻在推論時先將它排除,當然就會推論出不適當的結論。--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04:36 (UTC)[回复]
    所以你是地域中心,這種思維本來就是維基百科編者應該避免的。另外雖然離題,但許多國際級城市放棄不使用市名命名市內多個城際火車站避免撞名本來一點都不出奇,但英國的Glasgow有Glasgow Central Station、Ebbsfleet有Ebbsfleet International railway station、Ashford有Ashford International railway station,究竟以市/鎮名命名本地城際火車站名有多稀奇?當提及「某市站」讀者自然會期望「某市」有一個列車站,而不會想到是「另一個市」的車站,這是非常簡單的邏輯。--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4:50 (UTC)[回复]
    認為中國的南昌站比較重要難道又不是另一種地域中心?就是因為無法判斷二者何者重要,所以使用平行消歧義,要知道我是主張南昌市跟香港的南昌站採平行消歧義,而不是主張香港的南昌站應該佔主條目名稱的。『當提及「某市站」讀者自然會期望「某市」有一個列車站』只是您個人的看法而已,並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依照您的理論人們會推論巴黎有「一個」巴黎站,但實情是巴黎有六個主車站,其中巴黎北站跟巴黎東站是掛有「巴黎」之名但又不叫巴黎站。日本九州北部有個重要城市叫福岡,所以依照您的理論應該人們都會推論有福岡站的存在,但實情是福岡的主車站叫博多。每個城市的主車站都是以城市為名基本上是中國大陸對車站的命名原則(其實在台灣也是),但並不是全世界都共通的原則,所以您不能把這種區域性的概念無限放大,您這種才是正牌的地域中心。--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05:42 (UTC)[回复]
    我說「讀者期望『某市站』是某市的車站」就被你顛倒為「讀者期望某市有一個『某市站』」完全兩碼子的思考模式,你就這麼擅長往別人嘴巴塞他沒有說過的話嗎?我已經不想和你爭論南昌和香港哪個城市的站重要不重要,我只是站在全世界不分國籍背景的讀者的觀點出發,南昌站會聯想到南昌這個地方的站才是最不地域中心。--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7:56 (UTC)[回复]
    而且我前面說了我是知道國際級城市的城/州際列車站不會用自己的市名命名,我甚至可以幫你舉例俄羅斯大城市的列車站是用該車站的主要終點站命名,但這種特例都改變不了次一等的城市或已經脫離了蘇聯的城市的州際列車站依然是以最直觀的本市市名命名,所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有明斯克客運站、烏克蘭首都基輔有基輔客運站、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有索菲亞中央火車站,為什麼這些城市不學莫斯科或巴黎?因為沒有必要,所以你不能抹殺以本地地名命名火車站的最基本原則,至於不用本地地名命名車站的特例與本討論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我還是要說倫敦市內最早的火車站是「倫敦橋站」,其他倫敦首都內火車站避免混餚名字自然不可能再含有「倫敦」這個名。我接受的車站名用平行消歧義是當它們服務的地方有近似的地位例如香港和安徽各自的馬鞍山站服務的「馬鞍山」的規模不會相差太大(兩者的人口都是介乎十至二十萬人之間),但一條街加一條屋邨其世界知名度根本不能和一個省會城市相提並論(更不用說南昌街/邨的名字就是出自南昌市)。--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7:56 (UTC)[回复]
    所以老問題又來了,我泱泱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大物大,光南昌市的人口就可以把新加坡整個國家的人口給KO,全中國一人吐一口口水可以淹死全部的香港人,所以你們這些小地方的居民別跟我中國爭。中文維基百科的觀點只能以中國人的觀點為準,反正你們其他地方的人口都很少,所以你們的觀點一點都不重要。繞到最後還是繞回人數暴力的老路上,所以這討論打從一開始就註定這種結局……--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08:17 (UTC)[回复]
    所以你就開攻擊地域保護主義地圖炮了?如果我是有這種思維我乾脆不參與討論維持現狀最好,因為我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從一開始就是從不分國界的讀者出發,而你只是努力為別人扣帽子而已。--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08:24 (UTC)[回复]
    有趣的是我根本不是香港人,所以我從一開始也是從不分國界的角度在爭取不同地區用戶均等的閱讀權益,如果我是真的為了自己根本連浪費時間參與討論的必要都沒有,管他南昌站是在江西在香港還是在月球上,又關我啥事?所以,整個討論的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請證明江西的南昌站對於所有中文維基的用戶而言,都有遠高於香港的南昌站之認知優勢」,如果沒有這種讓人毫無異議的認知落差,就不適合使用主從消歧義,這是適用於整個中文維基的命名原則,並不一定針對鐵路車站,也不一定針對不同地區的讀者。--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09:38 (UTC)[回复]
@SElephant你怎麼知道「對中國大陸的用戶來說,較為熟悉江西的南昌站,但對香港的用戶來說,熟悉的卻是香港的南昌站」?套用你說過的話「有何證據可以顯示對於住在安大略省的加拿大人都只認識加拿大的倫敦,卻不知道英國的倫敦之存在?」,我也要問你:有何證據可以顯示香港人都只熟悉香港的南昌站,卻不熟悉江西的南昌站?照我看,香港人對於香港的南昌站及江西的南昌站都久聞其名,正如同安大略省加拿大人熟悉安大略的倫敦之名,但也熟悉英國的倫敦之名一樣。克勞 2014年9月12日 (五) 11:07 (UTC)[回复]
差別在於安大略的加拿大人大部分都不是中文維基用戶,所以他們的理解對於中文維基而言沒什麼重要性,但是中文維基裡有很大部分讀者群是香港人,所以其理解對於條目消歧義的方式有重大影響。就是因為我沒辦法判斷香港人是否只熟悉香港的南昌站,或香港人對於香港與江西的南昌站都有所知悉,所以我建議維持平行消歧義。主從消歧義必須建立在「對絕大部分中文維基讀者而言都具有壓倒性認知差異」的情況,所以縱使香港人同時知道兩個南昌站的存在,也無法讓主從消歧義的使用條件成立(同時知道二者表示認知上沒有重大落差),唯一一個讓此用法成立的前提,就是大部分的香港人都不知道香港有個南昌站,但卻知道江西有個南昌站(但真有可能嗎?)--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14:52 (UTC)[回复]
@SElephant全球两百多个国家都有中文维基用户,你怎么说安大略省没有中文维基用户呢?你这不是地域歧视吗?--Fxqf留言2014年9月14日 (日) 11:32 (UTC)[回复]
我啥時說過安大略省沒有中文維基用戶,請舉證。--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4日 (日) 11:42 (UTC)[回复]
你的地域中心就是將地域認知局限於香港或中國內地這兩個群體,要避免地域中心就必須將視野放到全世界,如果要令你好過一點的話,「全世界」這個採樣可以從中剔除中國內地的人口(以抵消你那句「全中國一人吐一口口水可以淹死全部的香港人」),但我的論點論點依然成立,因為中文維基百科不是只服務香港或大陸的讀者。--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5:36 (UTC)[回复]
如果同舟兄提出中文維基是服務服務「全世界」的話,我抽身從非香港或非大陸的觀點來看,兩者對我的距離感都一樣時,結論更不是應該以平行消歧義去處理?最簡單的出發點就是兩個同名但屬於不同地方的鐵路站,而且更是營運中的鐵路站,這一點已無法產生所謂的地域認知理論,我就算用最不知所謂的方法,上中國鐵路網去查南昌火車站一天到站的所有班次,大約是225多班,而香港的南昌站有兩條路線行經,就當計算1天運行17小時,每10分鐘一班(全部用最大間距,實際營業時間和間距還比這密),一天來回總班次都有400多班次,我可否用此數據作為香港南昌站比江西南昌站更重要?當你認為「城際」關係重要,我亦可以服務班次數量來衡量,根本沒有所謂最佳與否,既然連用 Google 找或是用百度找,用繁體或簡體都可以爭論不下,豈不更突顯現時採用平行消歧義的重要性?--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7:52 (UTC)[回复]
對我這個既非香港也非中國的外國人而言,我曾經親身去過香港的南昌站,但江西省還啥的對我卻是天高皇帝遠的陌生,所以至少對我這個來自第三地的人來說,我並不會覺得江西的南昌站具有壓倒性的認知優勢,而有這樣的經驗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就算放眼全世界,您仍無法證明「江西的南昌站具有壓倒性的認知優勢」,頂多只是一堆建立在哪個車站比較重要、哪個車站只是地鐵站所以不重要之類的間接推論。但是,我實際用限制關鍵字的方式,排除.cn與.hk的網站進行搜尋,搜尋結果顯示在前30則搜尋結果中,同時可以見到提及香港的南昌站與江西的南昌站之頁面(其中前10則全都是指香港的南昌站),雖然Google搜尋結果並不代表一切,但至少可以看出兩者之中沒有任何一方具有認知上的壓倒優勢。作為對照組,我用「倫敦」與「伦敦」作關鍵字進行搜尋,搜尋結果顯示在前100個結果中,只有第47個網站是指安大略省的倫敦(加拿大倫敦中文論壇)。從這兩個搜尋結果中很明確的看得出當兩個同名事物中其中一者具有壓倒性認知差異的時候,是可以輕易地從網路搜尋結果看出真的有落差,這種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證據。--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17:00 (UTC)[回复]

我根本不用理會城際還是地鐵還是班次問題,我堅持的是讀者在沒有任何前置知識下對該條目主題的合理期望,即是說如果一個讀者沒有去過中國或香港或未聽聞過任何一個南昌站但對中國的地理有最起碼的認識下,當他面對「南昌站」時的合理期望就是基於全世界只有一個城市叫做「南昌」,所以撇除不正常的車站命名方式,正常思維下他會最先得出「服務南昌市的車站」這個自然結論,而不會立刻想到是「服務香港的車站」這種需要再翻查資料才得到的結論,這就是兩者的認知差別。--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23:16 (UTC)[回复]

「沒有任何前置知識」、「沒有去過中國或香港或未聽聞過任何一個南昌站」但又「但對中國的地理有最起碼的認識下」,你的預設前提是否在玩言語偽術?既然沒有前置知識,「但對中國的地理有最起碼的認識下」的邏輯推論就已經不成立了,更何來會出現所謂「未聽聞過任何一個南昌站」的前設?這樣不過是再次包裝你所認為的「絕對認知論」而已。--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23:50 (UTC)[回复]
「沒有去過中國或香港或未聽聞過任何一個南昌站」但又「但對中國的地理有最起碼的認識下」兩者沒有衝突,你以前未必聽說過柏林火车总站,但至少你會知道有德國柏林這個地方存在,所以當被告知有「柏林火车总站」的存在時你會合理期望這是一個「服務德國柏林的車站」,而不會立刻作出「會不會是中國的車站?」這種假設。--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1:16 (UTC)[回复]
但是網路搜尋結果告訴我們在中文環境中江西的南昌站在認知上並不擁有壓倒性的優先性,相比之下您的立論全都是建立在沒有可靠資料可加以證實的個人推論上。柏林的例子並不是個適當的類比對象,因為柏林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中文人口而言都是一個外國的首都,所以大家有類似的認知整齊度。但是中國大陸與香港卻是主要的中文人口聚居地,所以各自有各自熟悉與不熟悉的地名與車站。如果真要找適當的類比例子,我反而認為李登輝才是個適當的比較對象:在中文維基中曾被提及的李登輝有三人,其中一個是台灣出身、當過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另外兩個分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前大學校長與職業球員,這個狀況非常類似香港有南昌站,中國大陸也有南昌站的狀況。但,由於台灣的李登輝是層級非常高的焦點政治人物,與中國大陸的兩個李登輝相比出名太多,所以縱使我故意限制搜尋.cn網域之下的簡體中文網站,搜尋結果仍然顯示前50則的搜尋結果清一色是指台灣的李登輝,此搜尋結果證明如果一個人物真的具有認知上的絕對優先性,就不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影響了知名度。但,回顧南昌站的搜尋結果,發現其結果會因為限制搜尋範圍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落差,故得證江西的南昌站對於全體中文使用者而言實際上並不擁有認知上的絕對優先性,而不適合使用主從消歧義。
附帶一提的是,因為網路搜尋結果顯示在中國大陸搜尋「柏林站」時,同時會出現重慶的柏林與德國的柏林兩種結果,因此我認為柏林站應該採取平行消歧義的方式處理之。--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3日 (六) 05:30 (UTC)[回复]
非要只以中文讀者作為考慮依歸就是你導致中文WP地域中心的禍根,而且網絡搜索不可靠還要限制在中文搜索結果。你試問一個沒有遊覽過大陸和香港的外國人,他會知道內地的南昌市還是香港的南昌邨/街?--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5:43 (UTC)[回复]
中文維基百科的主要讀者群就是會中文的人,不是以中文人口的認知為考慮對象,難不成要以火星人的認知為主要考量?就算網路搜索再不可靠,也遠比只是靠您一人的主觀猜測來得更有參考性。對於沒有遊覽過大陸跟香港的外國人,他根本連世界上有個叫南昌的地方都不見得知道,所以管他是南昌市還是南昌邨都同樣不具有認知程度,此時採用平行消歧義也是合理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3日 (六) 06:03 (UTC)[回复]
南昌是絕對有高於南昌邨的知名度,不過我懶得和你耗了,你努力將中文WP打造成地域中心的樂園吧。--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6:14 (UTC)[回复]
我也同意南昌的知名度高於南昌邨,所以目前南昌條目實際上是個採主從消歧義方式重定向到南昌市的條目,這作法我支持,但南昌的知名度高並不等同江西的南昌站知名度高於香港的南昌站。至於那亂扣的帽子就省省吧,WP:避免地域中心是在說條目內容的敘述方式要避免以單一地區的觀點出發,但是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條目名稱的消歧義方式,根本與內容的敘述角度一點關係也沒有。--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3日 (六) 10:55 (UTC)[回复]
既然如是,那維持現況豈還不是最佳解決辦法?--158.182.31.138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3:40 (UTC)[回复]
原本的建議就是維持目前平行消歧義的現況,反對移動條目。--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2日 (五) 14:52 (UTC)[回复]
認真的說,大陸對火車站的正式稱呼不應該是叫作「XX火車站」嗎?小部份大陸維基人很堅持「正名」,連小條目中的一個香港特首都很在意地偏要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不可,反正現時南昌火車站都是重定向至南昌站 (江西),倒不如索性倒轉,將南昌站 (江西)改為重定向至南昌火車站罷,現時香港現在也不再區分甚麼地鐵叫「站」、原KCR叫「車站」,一概稱作「站」,一了百了,又可以滿足個別人士想佔領頂級位置的心願。--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8:04 (UTC)[回复]
按照英文的消歧義指引(雖然我認為你們會全力阻止將它引入中文WP),「南昌火車站」、「南昌車站」和類似的別稱全部都要重定向到南昌站,所以重慶的柏林站是應該作消歧義移動後重定向到柏林火车总站,因為世人對中國的柏林村與德國的柏林市有明顯的認知落差。-- 同舟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23:16 (UTC)[回复]
你沒有留意條目是被移動了,創建者本來透過機器人將重定向頁轉移後,再換上柏林站 (重慶市)的,但不夠一年後被人移動了,還要是上面那位聲稱「強行將香港與大陸拉平」的HAt600,或者他就是看準了德國的火車站不是只簡單稱作柏林站,而是依德文中“Hauptbahnhof”=“Central Station”,是一個專用名稱,所以就將一個中國四等站來個逆權侵佔,這點連被你們連番指難的南昌站 (香港)銀座站 (香港)也不敢這樣做。所以說強國勢力真的不可看輕,說實在要將它打回原形也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吧?不似這個般,兩年來搞了四次提請都不成功。--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21:39 (UTC)[回复]

DA15th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12:28 (UTC)[回复]

我想知道,香港的南昌站對於香港鐵路系統是不是一個重要車站,還是如同台灣的拔林站,不僅在台灣,即使是在台南,也只是一個小站?如果香港的南昌站不僅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即使對於香港,也只是一個小站,那麼泅水大象所言的「大部分的香港人都不知道香港有個南昌站,但卻知道江西有個南昌站」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克勞 2014年9月14日 (日) 03:13 (UTC)[回复]
提這種問題之前煩請先看看基本的港鐵路線圖以免貽笑大方好不好。香港的南昌站是兩條路線的交匯車站、西鐵線沿線的大站之一,連我這個外國人都曾經在那裡轉車過,你拿一個連站房都沒有的鄉下小站來比,除了凸顯自己搞不清楚狀況的事實外,是有啥意義?--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4日 (日) 10:18 (UTC)[回复]
留這種回答之前煩請先看看你說了什麼夾槍帶棍的話好不好。把你弄得失去耐心的可不是我,我也不站同舟那一邊,我站在我這一邊。還有,我沒出過國,當然也沒去過香港的南昌站,只騎車到過拔林站,我是沒見識的人, 真是貽笑大方了。克勞 2014年9月14日 (日) 11:27 (UTC)[回复]
我沒有夾槍帶棍,我是擺明了拿棍子往閣下頭上敲,沒出過國好歹也可以用網路先查一下,這是參與討論之前至少該做到的基本功夫。連背景資訊都完全不清楚就可以大放厥詞講得頭頭是道,也難怪會說出根本站不住腳的意見,貽笑大方也只是正好。--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4日 (日) 11:39 (UTC)[回复]
我沒有查?我大放厥詞?我是查到南昌站是兩線交會,但試問兩線交會就一定是大站嗎?那麼台灣的二水站、三貂嶺站、竹中站、中洲站是大站?我現在才知道你會拿棍子往別人頭上敲,我看你已經被前面的人刺激得失去一貫的理性與公正了(也或許你沒有理性與公正,是我一直誤會你有,真抱歉誤會你了)。克勞 2014年9月14日 (日) 14:20 (UTC)[回复]
  • 香港南昌站是在港鐵系統中的指定轉車站,我不知這樣對閣下來講算不算叫做大站,還是如上面般,一定要拘泥於能做到「城際」等級的才算大站,至少它做到了市區、新界西北地區和機場一帶的轉乘站,還算是一個繁忙的車站。不過我再強調,不論用地域、班次、人數或是搜尋器數據都好,如果不能符合獨佔派的心意,任何的證據都他們來講都是沒有意思的。--Foamposite留言
盡舉些支線鐵路的銜接站作例子,我倒想問問為何您舉的例子中沒有半個是大城市裡面兩條地鐵線交匯的轉車站?另外,很抱歉先前態度太軟弱造成您的誤會,以後我會打從一開始就用力敲棍子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4日 (日) 14:50 (UTC)[回复]
三貂嶺站與中洲站所在的新北市與臺南市難道不是大都市?(我還以為我們是朋友,沒想到您會對我說前述的話)克勞 2014年9月15日 (一) 10:44 (UTC)[回复]
別陷入為了強辯而忽視常理的圈圈裡:三貂嶺是個連腳踏車都騎不到的車站(蓋在河谷旁的山壁上,沒有道路與車站連結),沒有人在討論「大城市裡的車站」時會把這種車站也算在裡面。我說的是實際上的城市聚落,並不是沾得到市級行政區範圍內的處處都是堪被稱做「城市」,小笠原群島也是東京都的一部份,但您會把它稱作「市區」嗎?--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5日 (一) 13:14 (UTC)[回复]
  • 这个议题上次讨论时在下曾经写过很多,因此这次本不想再费唇舌,但既然有人提到在下,因此再说说吧。具体到本案,在下认为有些编辑似乎偷换了不少概念。
    1. 把反地域中心解释为各地独立。我们反对地域中心,也提倡各地平等,但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平等。香港再大,不过是中国的一个城市;中国再大,不过是华语圈的一个地区。平等的尺度究竟应该如何衡量?中文维基作为一个整体,自当从全体中文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各地割裂开,然后一块一块摆出来喊着要对等,把再正常不过的民主多数原则说成以大欺小的暴政。
    2. 把平等消歧义解释为各地平等。是否需要平等消歧义,中文维基语焉不详,而英文维基则有明确规定,但完全没有把各个地区分开来看待的要求,而是以整体世界看待。不然英文CCTV就应该是个消歧义页,因为大陆的所有中英文使用者都一般用其指代中国中央电视台
    3. 用外文世界车站命名的特例否定中文圈的常识。不过上文举了多少外文车站的特例,作为中文使用者都无法否认中文里地名+“站”就是指代该地的车站,所以那些特例才能被称之为“特例”,也反而验证了这一点。对于对两个南昌站都毫无所知的外人而言,这也就是上文有人提到的“合理认知预期”。
    4. 把南昌站解释为大陆和香港的二元对立。同样是出于割裂华语圈的思考模式,有人觉得南昌站就是大陆和香港自己的事情:在大陆就是火车站,在香港就是地铁站,而大陆和香港以外的华语区大家都不知道南昌站是什么东西。可是南昌不仅是中国的南昌,也是世界的南昌,这个城市在中文世界里还是有些分量的。在下相信大多数香港人也都知道大陆有个南昌,南昌有个南昌站,这是常识。在地铁站的概念上,可能只有当地人和去过的人有所认知。但火车站的概念上,全中文世界是统一的。
  • 上面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论证上文部分人的逻辑错误,但其实都不能作为南昌站非平等消歧义的理据。真正的理据中文维基也不完备,而英文维基则明确写了两点:一个是词汇使用率,一个是长期关注度。词汇使用率放到全世界范围可能不好判断,但长期关注度则高下立判:南昌火车站经常有直接与其相关的各类媒体报道,而南昌地铁站可能只有与条目无关的零星房产新闻了。这才是在下支持非平等消歧义的最大原因。基于同样原因,马鞍山站就没必要非平等消歧义,因为两个站都没有足够关注度。
  • 当然在下相信肯定会有人说,南昌火车站报道再多也只是大陆的事情,跟香港或其他地方一点关系也没有。对此在下只能表示,不少中文维基人宁愿把一个问题用陆港台的立场分别思考几遍,将彼此分裂开来再凑在一起,也不愿站在全华语圈的角度统一地看问题,这真是字词转换带来的最大后遗症,也是中文维基最大的悲哀。—Chiefwei - - 2014年9月16日 (二) 12:40 (UTC)[回复]

(!)意見:有關使用率,可以參考http://stats.grok.se/。既然存有爭議,為何不能以平等消歧義解決,非要一方壓倒一方不可。從現實角度看,現時的處理辦法(即平等消歧)不會影響使用者找尋想要看到的條目。建議大家放下爭議,維基百科還有很多其他地方有待建設。--Gakmo留言2014年9月17日 (三) 04:50 (UTC)[回复]

词汇使用率不是条目阅览数,维基百科不应自我参照。—Chiefwei - - 2014年9月17日 (三) 10:13 (UTC)[回复]
Chiefwei君說了一堆,但光是「可是南昌不仅是中国的南昌,也是世界的南昌」這句就知道是廢話一篇了。南昌知名是南昌的事,但不可以直接套用推論南昌站也一樣知名,相關的搜尋結果證明江西的南昌站在認知上並沒有「壓倒性」的知名度。請容我再強調一次認知「壓倒性」的重要,因為這是可以使用主從式消歧義的必要條件,或許江西的南昌站在重要性與知名度上是有稍微高一些,但香港的南昌站也不是默默無聞的小站,在這種狀況之下使用平行消歧義是合理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7日 (三) 05:28 (UTC)[回复]
「但其实都不能作为南昌站非平等消歧义的理据」,这是在下自己写的。不求您有耐心看完,但也请不要拿着只言片语断章取义。
当然口水仗打得再多,在下也不指望上文中的任何人会改变立场。的确维基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话已经说了,票也已经投了,既然没有共识,恕不再奉陪。—Chiefwei - - 2014年9月17日 (三) 10:12 (UTC)[回复]
一些人呀,難道大陸共10多億人就能欺負香港700多萬人了?還不是以強欺弱、地區歧視嗎?唉,自由的百科全書快變成了大陸的百科全書了。-- 2014年9月30日 (二) 15:31 (UTC)[回复]

感谢大家的讨论投票解决吧[编辑]

任何有支持和反对的投标的条目都有很大的争议(指反对和支持的人都很多),南昌站的问题多提讨论也是这样,请大家去Talk:南昌站_(江西)投票吧,虽然投票和移动条目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在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只能用于参考了,我算是半个南昌人自然会有偏袒江西的南昌站的情况,就好比一些香港人偏袒香港的南昌站的情况,认为南昌街来源不同,我之前心情不好也移动了一些香港地铁的车站条目,总之现在维基百科的消歧义应该建立在使用汉语的用户基础上,但是使用数人地区的问题使得没有绝对公平的消歧义方式,事实上就没有绝对公平,好比南站这个例子以及一些城市的名字等,我认为南昌一名属于江西这个省会故希望对应指代城市某些职能的条目也能优先指向南昌的,中国大部分地级市和大部分县(特别是汉族为主的一些古县)他们在使用地名上应该拥有优先权,至于马鞍山这个例子我觉得这类地级市和历史有关,早期和属于芜湖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著名的时间(发生南昌起义 武昌起义都是当时就已经颇有规模的重要城市)故知名度低,此外马鞍山大概坐大巴15块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南京也显示出这座城市和周边大城市靠的近,靠的近意味着可以到南京做飞机做火车。

对于这类南昌站特例比较少,但是南昌站有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路局直属站,省会城市长期唯一的客运站(可以辐射南昌西边的几个宜春的县我回家就能看到大巴的宣传牌子在车站出口处),因此也是认为江西南昌站更为重要,其次南昌火车站(地铁)这个没有运行所以无法指代,在南昌 南昌站是称为火车站的,而铁路客运列车称南昌站还有南昌火车站以及南昌车站称呼,故都应该直接定向到南昌的车站。

语文不咋地,请谅解。--Qa003qa003留言2014年9月19日 (五) 02:15 (UTC)[回复]

您繞來繞去還是在誰比較重要、誰比較不重要的邏輯上,但是「比較重要」從來就不是可以使用主從式消歧義的理由,這跟公平與否無關,而是閣下基礎上就搞錯了消歧義的運作方式。沒有開始、結束時間、沒有透過討論制訂規則就草率進行的投票,投票結果根本不足以作為執行參考,那只是浪費大家時間罷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9月19日 (五) 03:58 (UTC)[回复]
絕對反對「中國大部分地級市和大部分縣(特別是漢族為主的一些古縣)他們在使用地名上應該擁有優先權」這點,間接就是廢除平行消歧義制度,純綷以大陸為中心思想,很快之後,莫講說連縣級市、連地級市內的區、甚至和港、台、日相撞的地名,都會被硬「被移動」。--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9日 (五) 11:33 (UTC)[回复]
对的所以这条内容具有局限性,只是表示这些地名大部分影响力比较大而已,这明显要进行优化如果你有意见可以提出,但是毫无疑问 日本必须排除,除了著名日本县级地名很多都没法和中国的地名在中文维基百科相比,金华不就是个例子。--Qa003qa003留言2014年9月30日 (二) 11:55 (UTC)[回复]
(~)補充:另外我真的很驚訝閣下於7月30日對大量香港鐵路條目做出所謂的「消歧義」頁面的設立,還要最早是過了一星期多才被管理員看到才退回的,有少部份「如「迪士尼站」,實際上閣下的命名法同樣將上海的那個以「迪士尼樂園站」來逆權佔據了原來香港的迪士尼站,企圖製做上海的迪士尼的重要度和著名度都要比香港的為大,接著將原來香港的迪士尼站轉成迪士尼站 (港鐵),那何以上海的那個不是叫「迪士尼樂園站 (上海)」?你使用「迪士尼樂園站」即表示可以區份了「迪士尼樂園站」和「迪士尼站」,那香港的那個自然也沒有必要加括號吧?這樣雙重標準和可以純因「心情」而隨便在維基上亂作舉動,令我更覺得日後在車站條目上可能會更有多亂來的情況出現。--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19日 (五) 12:03 (UTC)[回复]
那请问如何定义我是因为“心情”的原因作出举动? 我的举动也是有依据的,移动后有人反对移动回去后我也没破坏什么。--Qa003qa003留言2014年9月30日 (二) 11:51 (UTC)[回复]

如果能花一些時間豐富南昌站 (江西)條目內容也許會更好[编辑]

至目前為止,南昌站 (江西)條目內容仍然明顯比南昌站 (香港)貧乏。既然有那麼多精力爭取獨佔名稱,何不花一點時間豐富條目內容,就算贏不了這場戰役,相信也能贏得更多的尊重。--Kolyma留言2014年9月20日 (六) 23:24 (UTC)[回复]

「目前南昌火車站附近的洛陽路下穿隧道工程,將大大改變南昌火車站旁邊的交通狀況,將於2010年10月1日完工。」現在都2014年了,照道理應該完了工很久吧?我不知實況所以不知如何,但知情者卻連這小小的狀況也沒有搞好可真奇怪。--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21日 (日) 19:42 (UTC)[回复]
像这种条目非本地人想介入是很困难的。而那里维基人不多。如果那里维基人多,改为主从消歧义的要求很可能是非常频繁的。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9月22日 (一) 08:03 (UTC)[回复]
有人提過自己是南昌人,那最基本的不就是應去看看這個工程是否已完成?可以的話拍一張照表示這裏就是「洛陽路下穿隧道」完成後的模樣?再者,我看到這兩年的修訂,都只是在有甚麼交通工具可以到達,附近有甚麼店舖,然後把歷史一段搬到簡介去而已,但真正關於車站運作上內容呢?哪些月台可以前往何處?每條股道的行走方向?作為「城際車站」,乘客又可以到那些地方?翻修前後有何不同?這些作為鐵路車站的基本資料,我一點也沒有看到。就如其他人所言,豐富內容動機欠奉,只懂花時間在搶位,2013年3月、9月、12月、2014年9月,一年內強行更改頁面或重定向4次,都被管理員或回退員回退;不足2年提出4次改名請求,頻密度快要比對某管理員解權提案還要密了,怎會令維基人不覺得離譜至極?--Foamposite留言2014年9月22日 (一) 22:15 (UTC)[回复]
搞不懂你有什么资格说我?这个条目我又不是没优化过,我TM也要有那个功夫啊,别没事在那里BB,移动条目消歧义和条目本身内容没有任何JB关系。--Qa003qa003留言2014年9月24日 (三) 07:00 (UTC)[回复]
请注意措辞。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9月30日 (二) 17:31 (UTC)[回复]
本来当年就打算高,结果香港分子一个移动完全没有心情了,现在还跳出来说我只想移动条目不注重条目质量真是可笑啊。那个隧道你看地图就知道了 大江网找一下也没什么难度,我平时都是靠大江网更新内容的,至不过没人关注而已。Foamposite你记住维基百科是自愿的,条目内容我不愿意更新也可以,车站的很多内容我都知道,就是看心情和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大改动的,就好比南浔铁路,我都是要准备一下才能改动,最后请你注意一点有人就是我,改名要求每次都是这样,而且没规定次数好吧?就算失败我也会继续提出的。--Qa003qa003留言2014年9月24日 (三) 07:22 (UTC)[回复]
(*)提醒: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Kolyma留言2014年9月24日 (三) 13:12 (UTC)[回复]
(*)提醒:我们做的任何事都在阐释各种观点,这就是度的问题,这东西直接继承维基的票统解决,有问题再票。--Qa003qa003留言2014年9月26日 (五) 13:49 (UTC)[回复]

請求把本討論移至talk:南昌站繼續討論[编辑]

會否佔太多空間了?-- 2014年9月30日 (二) 15:21 (UTC)[回复]

感觉讨论差不多没什么动静了就移动到带括号版本去吧。现在那边还在投票大家抓紧时间制造悬殊的投票差吧,维基百科靠投票吃饭的百科全书。--Qa003qa003留言2014年10月3日 (五) 00:51 (UTC)[回复]
奇怪,投票不是Qa003qa003君您自己片面發起的嗎?怎麼會看起來要輸了以後再開始抱怨維基百科靠投票吃飯?--泅水大象訐譙☎ 2014年10月3日 (五) 04:26 (UTC)[回复]
不管赢还是输维基百科早就成为了投票百科,莫BB。--Qa003qa003留言2015年9月22日 (二) 18:01 (UTC)[回复]

在保护页看到的情况[编辑]

我认为现在消歧义的定义是命名导致的消歧义,而不是意义导致的消歧义,也就是说因为命名相同但意义不同而需要消歧义,而不只是意义上的差异,所以不是命名相同的话,就无需要列出在消歧义中。显然,新加入的所列及都不符合命名相同,无需要列出。——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2月29日 (二) 00:45 (UTC)[回复]

我只想提醒一句[编辑]

当年改成这种消歧义的时候,我还连自动确认都不是,只能看着你们煮。现在,我想重开讨论。

讲句实话,南昌站的首要意义是什么,一定是鸭子测试一望而知的——至少绝对不是什么港铁车站和中国国铁车站重要性平行的现状。--雲間守望 · 💬留言 2017年11月5日 (日) 03:0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