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告示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雪球驳回:
除了提案人,这里就没有一个附和同意的编者。提案人本身的说辞也有明显的先入为主迹象。 --MilkyDefer 2023年1月9日 (一) 07:14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个别用户将个别少数意见当成主流意见写文章,妄图洗白“华人与狗不得进入”标牌的史实。希望各位用户多多关注。--維基小霸王留言2022年12月19日 (一) 01:51 (UTC)
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1895-1937: "Historians who have studied this particular controversy , however , concluded that " Chinese and dogs not admitted " is , at its most credible , a conflation of two separate clauses on the park sign"
Alternative Modernities,p.103-104:"......"No Chinese or Dog allowed". The real sign did not exactly read this way."
Encyclopedia of Urban Legends, 2nd Edition指其為都市傳說。
Shaping Modern Shanghai: Colonialism in China's Global City:"Foreign oppression of Chinese in Shanghai was symbolised by the legendary sign at the entrance to the public gardens reading 'Dogs and Chinese not admitted', a myth that was first developed in a 1951 guidebook and which was repeated....."
原來這些都叫少數意見?
還有本人不建議把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寫在條目中,對許多香港居民而言,殖民統治是「解放大於壓迫」(引自高馬可的《帝國夾縫中的香港:華人精英與英國殖民者》)。--S叔 2022年12月19日 (一) 02:29 (UTC)
「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是特定地區及意識形態政治術語,不符合WP:POV,不應直接作為維基百科敘述用語使用。--Mosowai留言2022年12月19日 (一) 02:33 (UTC)
「特定地區及意識形態政治術語」不代表不合WP:POV,「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分類有爭議才不合WP:POV。--Ghren🐦🕛 2022年12月19日 (一) 04:48 (UTC)
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術語已經代表是持有馬克思主義及毛主義立場了。--Mosowai留言2022年12月19日 (一) 20:21 (UTC)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理论,立場是評論家帶上去的。理論本身無法帶有任何立場,是需要其他人來套用的。--Ghren🐦🕛 2022年12月20日 (二) 04:37 (UTC)
該條目不同版本差異甚大。建議尋求專家幫助,不應輕信一面之辭。請求管理員先採取措施防止編輯戰。
另外「妄圖洗白」不是維基百科討論用語,請相關編者閱讀WP:禮儀WP:爭議解決指引。--Mosowai留言2022年12月19日 (一) 02:31 (UTC)
刷油管看到一個油土伯研究可能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Wy1lXoGKc&t=955s--想看看FK8438傑作嗎?(簽名區2022年12月25日 (日) 05:42 (UTC)
@FK8438 以后你发链接时记得用空格把链接部分和非链接部分隔开,不然粘连到一起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Txkk留言2022年12月29日 (四) 13:54 (UTC)
謝謝提醒。--FK8438祝您剩蛋快樂簽名)🎄🎄 2022年12月29日 (四) 16:00 (UTC)
总之这些反对的一般是西方学者为自己说话,是利益冲突、少数意见。文章中应该一笔带过,不应该以他们定的调子说事。既然维基百科的其他编者都觉得应该以西方学者为自己说话的论调写文章,那就只能这样了,我是无力改变的。这本身也值得研究。--維基小霸王留言2023年1月7日 (六) 15:11 (UTC)
有沒想過你自身的意見才是有問題?你這話可以反著說中國為推動民族主義而為這一標牌存在說話。台灣亦有研究說這標牌不存在香港也是。同意這標牌存在的有劉蜀永的《簡明香港史》、陳敬堂的《寫給香港人的中國現代史•中冊:從國共第一次合作到長征》、人民日報理論部的《本質: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基本都是親中愛國/民族主義者寫的。依你的說法,那麼是否可以說親中愛國/有民族主義立場的歷史學家亦有利益衝突?--S叔 2023年1月9日 (一) 03:08 (UTC)
不好意思,我剛剛才看到這段討論。我唯一的感想是:這討論是想挑起“洋禍”嗎?能不能不要在看到來源來自“西方”就不理會事實地全部打成“少數”、“妄圖洗白”、“為自己説話”、“利益衝突”嗎?這樣做跟巴麥尊有甚麽區別?Sanmosa Συ γάρ μοι και μοίρα εί και τύχη 2023年1月8日 (日) 13:57 (UTC)
显然不同人对于“利益冲突”“少数意见”的理解不同。个人认为现在的版本没什么问题,我反倒还想说这样的情况下“一笔带过”,很明显就是搞变相审查。是我要拿出“少数意见”这个论调,我肯定就拿数据说话,把中方和西方的研究资料尽可能完整地罗列出来做个大致统计。这个讨论可以关闭了。--🔨留言2023年1月9日 (一) 01:39 (UTC)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撰寫條目缺來源

條目主旨乃百年往事,又涉及民族主義種族歧視殖民統治治外法權等多重議題,要寫好本不是易事。試改寫之,又附幾個或許可利用的參考來源:

--零醇留言2023年5月25日 (四) 11: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