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臺灣推理文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推理文學至今經歷過三次「斷裂」,大致分為日治時期、1970年代和2000年代。[1]

日治時期[编辑]

日治時期的臺灣推理文學有兩個系統,分別是在臺灣日本人的日語書寫以及臺灣本土文人的漢語書寫。在臺灣日本人的日語書寫受到當時日本推理文壇影響,臺灣本土文人的漢語書寫則主要參考歐美的推理小說。[1]

臺灣第一篇推理小說是日人三本1898年1月7日在《臺灣新報》上連載的〈艋舺謀殺事件〉。[2]1898年10月,三本繼續發表了〈苗栗工友被殺〉一作。[3]臺灣最早的推理小說則是李逸濤1909年以漢文(文言)所寫的〈恨海〉,他後來又接著創作了〈偵探記〉、〈殺姦奇案〉。[3]

1970年代以後[编辑]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是臺灣推理小說最安靜的時期,主因是國家文藝政策的推行以及沒有相應的創作者。[3]1977年代,作家林佛兒成立的林白出版社推出「松本清張選集」書系,1979年進一步成立「推理小說系列」,引介了許多在日本膾炙人口的推理作品。1984年,林佛兒創辦了《推理》雜誌,在引入外國推理小說的同時,也鼓勵國內作者創作以及評論。林佛兒在1988年更是創立了「林佛兒推理小說獎」,一共舉辦了四屆後停辦。[1]

1997年,詹宏志與遠流出版社合作推出「謀殺專門店」。他推出了一百零一本歐美經典推理小說。後來,城邦出版集團成立臉譜出版社,將歐美推理小說書系獨立出來。臺灣推理文學從過去深受日本影響,轉向受到歐美影響。[1]

2000年代[编辑]

2001年冬天推理評論家杜鵑窩人、推理作家藍霄、犯罪作家既晴發起組織,2002年三月在高雄中山大學成立「臺灣推理俱樂部」,同年設立「人狼城推理文學獎」[4]。臺灣推理俱樂部透過各式實體活動來推廣推理文學,包括讀書會、座談會等,希望達到讓推理文學「主流化、在地化、成熟化」的三大目標。2008年臺灣推理俱樂部後來改名為「臺灣推理作家協會」並推動法人化。推理文學獎也隨著單位改名而易名為「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2009年,日本推理作家島田莊司空降臺灣,設立「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再度促進     推理文學的發展。[1]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淺介台灣推理文學「備註」史. 
  2. ^ 艋舺謀殺事件. 
  3. ^ 3.0 3.1 3.2 陳, 國偉. 類型風景:戰後臺灣大眾文學.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3. ISBN 9789860395952. 
  4. ^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