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诩 (前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詡(?—344年),五胡十六国時代前燕官员。遼東郡人。

高詡为躲避永嘉之乱,他背井离乡隐居。据说他精通天文。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馬睿(後来的晋元帝)即位晋王时,割据遼西的慕容部大人慕容廆为都督辽左杂夷流民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封昌黎公,慕容廆辞谢不受。高詡策马前去拜访慕容廆,说:“霸王之业,不义不能成功。现在晋室虽然衰微,仍然是民心所向。应当派遣使者至江东,以示尊皇。然后倚仗君臣大义征伐各部族,谁敢反抗,这是成为霸主的根基。”慕容廆听从,派遣长史王济由海路前往建康劝晋王即帝位。并任命高詡为郎中令

333年五月初六,慕容廆去世,世子慕容皝继位,高詡被任命为玄菟郡太守。十一月,慕容皝同母弟慕容仁反叛慕容皝,在平郭自立。慕容皝任命高诩为广武将军与建武将军慕容幼慕容稚、广威将军慕容军、宁远将军慕容汗、司马辽东人佟寿(冬寿)领兵五千共同讨伐慕容仁。討伐軍和慕容仁在汶城以北交战,大败,慕容幼、慕容稚、慕容軍被俘,冬寿向慕容仁投降。前任大农孙机、襄平县令王永占据辽东城响应慕容仁。高詡从城中逃出,与东夷校尉封抽、护军乙逸、辽东相韩矫都弃城逃跑。

334年十一月,慕容皝率兵讨伐辽东,到达襄平,辽东人王岌请降。慕容皝进入辽东城。慕容皝想尽数坑杀辽东居民,以惩罚他们支持慕容仁,高诩劝谏说:“辽东的背叛,其实不是他们的本意,只不过畏于慕容仁的残暴,不得不听从。如今罪魁祸首还活着,刚刚攻克辽东,便急于诛灭民众,那么未被攻克的城池,就没有归顺的道路了。”慕容皝于是罢休,将辽东的豪门大姓迁徙到棘城,任命杜群为辽东相,安抚余留的民众。

後来高詡担任司馬。336年正月,慕容皝准备興兵讨伐慕容仁所占据的平郭征伐时,高詡说:“慕容仁背叛和抛弃君主亲人,神灵和百姓共同恨怒,此前海水从未冻冰,自从慕容仁反叛以来,连续结冻已经三年。况且慕容仁专门防备陆路,上天应该是想让我们乘海结冰时去袭击他。”慕容皝听从了他的意见。众僚佐都说由冰上过海是危险的事,不如改走陆路。慕容皝说:“我议已定,敢阻拦的人斩首!”

慕容皝率领弟弟軍師将軍慕容評从昌黎东行踏冰前进,行走三百里左右,到达历林口。舍弃辎重,轻兵赶赴平郭。离平郭城七里,侦骑告知慕容仁,慕容仁急忙出击,被慕容皝击败,俘获慕容仁并处决。高詡因功被封为汝陰侯,晋升为左長史。

后来他担任内史。338年五月,後趙石虎率大军数十万攻打前燕,前燕民众大为恐慌。慕容皝问高诩:“我们将如何防御?”高詡回答说:“赵军虽然强大,但不值得忧虑。只要坚固防守来抵御,他们便无所作为。”後趙大军围攻棘城,四面八方如蚂蚁般蜂拥而至,却被慕輿根慕容恪等人的奋战,成功击退。

后来他担任左司馬。344年正月,慕容皝准备讨伐宇文逸豆归,和高翊谋议。高詡说:“宇文氏强盛,现在不攻灭,必然成为国家的祸患。如果攻伐必能取胜,只是对将帅有所不利。”他催促慕容皝尽快进攻。高詡与慕容皝商议征伐宇文部之事后,出来告诉别人说:“我出征去后必定回不来了,但是忠臣不避祸。”高詡临行前,不见他的妻子,让人转告家中事务,然后出发。慕容皝自为统帅攻伐宇文逸豆归,高詡参与其中。前燕在慕容翰慕容霸等人的英勇作战下,大破宇文部軍,攻陷宇文部都城,将宇文部滅亡。高詡、刘佩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慕容皝曾对他说:“你有很好的占星书籍却不见你给我看,怎么能说尽忠。”高翊说:“臣听说人君执掌大要,人臣执掌具体事务。执掌大要的人安逸,执掌具体事务的人辛苦。所以后稷播种庄稼,唐尧不参与其事。从事占候、天文,清晨、夜晚十分辛苦,不是至尊之人应当亲自参与的,殿下又何必做呢。”慕容皝默然不语。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