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燣(16世紀—16世紀),德威陽山浙江杭州府臨安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高燣是永樂二年進士高暐的從孫,自幼聰明,十歲就能寫出文章,縣人、嘉靖二年進士胡伯鰲覺得不尋常,用他的姓名「高燣」命題,他回答:「其姓也,巍然;其名也,烈然。」於是對方更加驚奇;成年考獲恩貢,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舉人,授通江知縣,未就任就因父母去世而回鄉。服闋後補任蒙城知縣,期間政績優異,上級旌表的說話都載入檄文中,三年後考核他突然歎息:「大丈夫負七尺之軀,時而彎曲時而受挫,豈不像是逐臭的蒼蠅、在褲的蝨子?」於是棄官回家,杜門謝絕交游,每天閱讀圖史,足跡不入城市,恬淡布衣蔬食,不接見邑內大夫,以禮義教育子弟,五十八歲才去世[1]

引用[编辑]

  1. ^ 1.0 1.1 宣統《臨安縣志·卷七·人物志》:高燣 字德威,號陽山,僉事暐之從孫,幼聰慧,十歲能文,胡郡守伯鰲貌公奇之,以姓名命題,燣應聲曰:「其姓也,巍然;其名也,烈然。」胡益奇之。弱冠應恩貢,中嘉靖己酉舉人,授通江令,丁艱起服補蒙城令多異政,當道交口旌之語載司檄文中,三年上計銓曹,幡然嘆曰:「大丈夫負七尺軀弢每氣橐中,時而桮棬時而繞指,斯何殊逐臭之蠅、處褲之蝨耶?」遂棄官歸,杜門謝交游,日親圖史,足跡不入城市,布衣蔬食澹如也,邑大夫造其廬謝不見,以禮義訓子弟,壽五十八。

參考文獻[编辑]

  • 宣統《臨安縣志》·卷七·人物志
官衔
前任:
劉泮
明朝蒙城縣知縣
1557年-1559年
繼任:
梁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