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嘯風
个人资料
性别
嘯風
南山道人、仙華山人
出生陳武勇
浙江省浦江县巧溪村
民族漢族
母校南開大學

陳嘯風(1965年),武勇嘯風南山道人仙華山人齋號洞天閣、常晚堂等,浙江浦江人,中國畫家,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新浙派人物畫理論學者。[1]

生平[编辑]

陳嘯風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巧溪村。其幼年曾於浦江當地鄉賢處研習吳昌碩张书旂吳茀之任伯年、鄭祖緯等書畫。中學期間偶得古本《芥子園》,潛心研習,受益良多。青年時期赴杭州,師從吳山明教授,後就讀於南開大學,畫風受北派影響,逐漸呈現南北交融特點。1986年於浦江首次舉辦個人畫展。1988年創辦青年美術學會,任首屆会长,1989年至1990年兼任杭州湖墅書畫社社長,後考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首屆本科生班。1995年6月長達12米巨幅創作《罪惡鐵證》被南開大學收藏,後赴杭州參與創辦大震國學。1996年12月於中國書畫藝術節舉辦個人畫展。[2]自2002年起任武林書畫院院長,兼任南昌理工學院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化艺术管理委员会、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3]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為汶川災區救援工作創作並捐贈畫作,籌募救災資金。[4]2009年杭州大劇院舉辦陳嘯風人物畫展。[5]2012年浦江美術館舉辦陳嘯風中國畫展。[6]2014年東陽市博物館舉辦陳嘯風水墨人物畫展。[7]

作品[编辑]

其代表作有《杭州西湖天下景》、《罪惡鐵證》、《中土神韻》等。出版有《嘯風人物畫集》、《陳嘯風畫集》、《畫格》等书籍。

藝術特色[编辑]

陳嘯風作品的筆墨語言秉承浙派水墨,取法上溯至宋元諸家,並融合了南北宗的用筆特点。其作品以人物为主,間或山水、花鳥蘭竹,意境清麗空淳、簡逸高古。陳嘯風書法瘦勁開張,道法自然。在藝術創作上融合繪畫、書法與篆印章法,繼承和發揚了新浙派人物畫的寫意性水墨語言,並將之與傳統文人畫相連結,提倡傳統士人精神的復興。

陳嘯風強調畫格與人品的關係,曾言:“人品不高、落墨無法。只有注重人品藝德這個先天的先決條件的人,才可能有美好的藝術產生。”他對“學畫貴先立品”古訓尤為推崇,強調“德為治學為人之本”,認為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為人求藝之本。[8][9]

参考文献[编辑]

  1. ^ 《陳嘯風畫集》. 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9-8818-3251-1. 
  2. ^ 陳嘯風先生水墨畫展在東陽市博物館開幕. 澎湃新聞.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2). 
  3. ^ 陳嘯風. 紀實. 2008, (8). 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4. ^ 同舟共渡. 錢江晚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5. ^ 陳嘯風畫展在杭州大劇院舉行. 杭州日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6. ^ 浦江將辦陳嘯風畫展. 浙江省文化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7. ^ 滿紙鄉土味——品讀正在東陽博物館展出的陳嘯風水墨畫. 東陽日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8. ^ 陳嘯風國畫作品展開幕. 金華市人民政府.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9. ^ 《水墨傳神——陳嘯風作品選》. 中國文化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879-2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