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野芋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泽泻目 Alismatales
科: 天南星科 Araceae
属: 芋属 Colocasia
种:
野芋 C. antiquorum
二名法
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異名[1]
  • Colocasia fontanesii Schott
  • Colocasia gaoligongensis H.Li & C.L.Long
  • Colocasia gongii C.L.Long & H.Li
  • Colocasia lihengiae C.L.Long & K.M.Liu
  • Caladium antiquorum (Schott) André

野芋学名Colocasia antiquorum)为天南星科芋属的植物,別名野芋頭紫芋,通常紫芋主要是指另一種紫芋Colocasia tonoimo),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江南各省,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林下阴湿处,目前似乎已有人工栽種,在中國日本被發展成一種作物,並被引進西印度群島栽種,煮熟食用後的味道比芋頭還辛辣些。大多數品種都有辛辣的味道,因此需要充分烹調。其嫩葉也可以煮熟食用,但(與芋頭不同)它們的味道有點辛辣[2]

别名[编辑]

野芋头、红芋、野山芋(江西)、红广菜(贵州榕江、剑河、镇远)、中國芋頭(西印度群島[2]

栽培[编辑]

野芋

它們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長最好,但與芋頭相比,它們亦可以在貧瘠的土壤、乾燥的氣候和較低的溫度下生長[2]

巴西聖埃斯皮里圖州里約熱內盧州聖保羅州及週邊地區,野芋是最常食用的芋類物種[3]

1889年出版的《澳洲土生實用植物》則對野芋作出以下描述:

其塊莖的頂部會被切掉並立即重新種植。嫩葉可以像菠菜一樣食用,但是,像根一樣,它們需要充分煮熟,以消除天南星科植物特有的辛辣味。斐濟人喜歡吃涼了的煮熟野芋;歐洲人則通常喜歡趁熱吃,或是烤的野芋。野芋已知有相當多的品種,有些更適合做布丁,有些更適合做麵包,或只是用於煮或烘烤。外部的區別標誌主要在於球莖、葉子、莖和葉肋上可觀察到的不同色調,如白色、黃色、紫色。[4]

参考文献[编辑]

  • 昆明植物研究所. 野芋.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 ^ Catalogue of Life: 26th February 2018. [28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March 2018). 
  2. ^ 2.0 2.1 2.2 Purseglove, J.W. 1972. Tropical crops. Monocotyledons. Longman & John Wiley, Harlow and New York.
  3. ^ Eatable: cará and inhame, column Nhac of the Paladar journal (葡萄牙語)
  4. ^ J. H. Maiden. The useful native plants of Australia : Including Tasmania. Turner and Henderson, Sydney. 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