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圍墻 (臺中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圍墻
漢字 石圍墻
白話字 Chio̍h-uî-chhiûⁿ
臺羅拼音Tsio̍h-uî-tshiûnn
閩南拼音Zióh'uícinú
石圍墻
客家語漢字 石圍墻
客語白話字 Sa̍k-vì-chhiòng
臺灣客拼大埔腔:shagˋ vuiˇ ciongˇ

石圍墻,是臺灣臺中市東勢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北部凸出地帶的西南部、中部及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埤頭里、泰興里、茂興里、明正里東北部、下新里西北部凸出部分,以及后里區廣福里南部東側一小塊地。

歷史[编辑]

台灣清治末期,石圍墻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石圍墻庄」,隸屬於捒東上堡。該庄東北隔大安溪罩蘭庄為界,東南與東勢角庄為鄰,南邊東側隔大甲溪支流沙連溪校栗埔庄為界,南邊西側隔大甲溪主流與社藔角庄石崗仔庄朴仔口庄為界,西邊為牛稠坑庄,西北邊為石壁坑庄[1]

1901年(日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臺中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校栗埔區」,仍隸屬於臺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全台二十廳合併為十二廳,校栗埔區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該庄改制為「石圍墻」大字,隸屬於臺中州東勢郡東勢庄,大字下有「石圍墻」、「埤頭山」小字名[2]。1933年,東勢庄升格為東勢街。

戰後東勢街改制為東勢鎮,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東勢鎮隸屬不變。2010年12月,隨著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臺中市,東勢鎮改制為東勢區。

聚落[编辑]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下埤頭山(埤頭)、上埤頭山(埔頂)、圳藔坑、叮噹坑、下灣、石圍墻(石城)、芭蕉下(香蕉下)、鍋底嵙、大排、圓墩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埤頭山、下庄、下石嵙、頂上、橫坑等聚落[3]

交通[编辑]

省道台3線(東蘭路)俗稱「內山公路」,是臺北至屏東的幹道,大致以東北—西南走向轉西向東再轉西北—東南走向再轉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再轉西北西—東南東走向蜿蜒經過石圍墻地區。由該道路向東北轉北可前往卓蘭、大湖、汶水、獅潭等地,向東南東轉南南東可前往東勢市區,再轉西北可前往石岡,再轉西南可前往豐原等地。

區道中40線(永盛巷)是后里至圓屯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東北部省道台3線路口。由此向西北西可前往石壁坑、圳寮並止於台鐵后里車站前的市道132號終點路口。[1][3][4]

區道中44線(石山巷、石城街)是后里馬場至東勢石城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南部石城聚落東側的省道台3線路口。由此向西蜿蜒而行,至埤頭山轉東北再轉西北出境後,可前往牛稠坑地區中部偏西北的后里馬場北側並止於區道中41線路口。[1][3][4]

區道中44-1線(石城街)是石圍牆至石岡的道路,其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南部下灣聚落旁的區道中44線路口。由此向南南西過大甲溪橋出境,其後轉東南再轉南南西可前往石岡並止於舊省道台3線(豐勢路)路口。[1][3]

學校[编辑]

景點[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3. ^ 3.0 3.1 3.2 3.3 《臺中縣東勢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4. ^ 4.0 4.1 《臺中縣后里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