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維英(16世紀—17世紀),子才陝西西安府華州[1]明朝軍事人物。

生平[编辑]

王維英年輕時曾入讀府學,但考試不第故轉投武科,在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中武解元,次年(1595年)聯捷武進士第十二名[2],二十四年(1596年)擔任寧越衛守備。當時四周少數民族經常叛變,他恩威並重令軍民畏威懷德,巡按的薦書中有「雄姿偉略,堪懸肘後之金」的句子。二十七年(1599年)土司楊應龍在播州叛亂,巡撫李化龍命令他前往征討,很快戰勝,擢官雲南操捕都司僉書

後來王維英獲都御史陳某、御史劉某交薦,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獲冊立為太子時特恩封贈祖上三代為昭勇將軍,晉秩陝西掌印都司,在當地保衛官民、鞏固城池,御史黃某薦疏稱他「胸藏甲兵,慮周桑土。」三十四年(1606年)推陞蘭州參將,到三十六年(1608年)改任永泰城參將[3],盡心修繕,總督徐某特薦中有「荷插不辭胼胝,揮戈欲靖中原,草創功高先登,色壯後三院。」之言,敘城工疏又說:「刊木伐林,拮据功高萬雉,董工督匠綜理竭千辛,屹如長城居然名將。」竣工後突然忽中風痺,回鄉後去世[1]

引用[编辑]

  1. ^ 1.0 1.1 《續華州志·卷三·人物列傳》:明蘭州參將王公 公諱維英,字子才,少列郡庠,以不第投筆試武,萬歷甲午中武元,乙未登進士。丙申守備四川寧越衛,時諸蠻叛服無常,蒞其地者皆不能善厥職,公肅之以威、撫之以恩,所在軍民畏威懷德,有直指使使王公薦云:「雄姿偉略,堪懸肘後之金」;後二年土官楊應龍告變播州,都御史李公知公有將略,檄往征之,未幾獻馘擢秩雲南操捕都司僉書,都御史陳公、御史劉公交薦之。遇光宗皇帝冊立,特恩勑封三代贈昭勇將軍,晉秩陝西掌印都司,保衛官民、鞏固城守,御史黃公特薦謂「胸藏甲兵,慮周桑土。」丙午推陞蘭州參將,上命創修永泰城,公多方營度,竭盡心力,有制臺徐公特薦謂「荷插不辭胼胝,揮戈欲靖中原,草創功高先登,色壯後三院。」敘城工疏曰:「刊木伐林,拮据功高萬雉,董工督匠綜理竭千辛,屹如長城居然名將。」厥工告竣,忽中風痺旋里,卒於家。
  2. ^ 《三續華州志·卷十一·選舉志》:補科貢遺……明……王維英 萬厯乙未十二名進士,官雲南都司,封昭勇將軍
  3.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四十五》:(萬曆三十六年四月)庚辰改蘭州參將王維英于永泰城,景古城守備吳光先于蘭州塩塲堡。

參考文獻[编辑]

  • 《續華州志》·卷三·人物列傳
  • 《三續華州志》·卷十一·選舉志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