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曹魏九卿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列表列出之人物為中國三国时期位於北方的曹魏政權的九卿

太常[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邢贞 黄初二年(221年)在位[1]
邢颙 黄初四年(223年)[2] 死于任上
董昭 黄初五年(224年)[3] 迁光祿大夫
桓阶 黄初中[4]
韓暨 黄初七年(226年)[5]-青龙元年(233年) 免职
和洽 青龙二年(234年)在位[6][7] 死于任上
常林 景初初在位[8][9] 迁光禄大夫
高柔 正始六年(245年)[10]-正始六年八月丁卯(245年9月27日) 迁司空
王肃 嘉平元年(249年)[11]在位 免职
夏侯玄 嘉平中[12]-嘉平六年(254年) 谋反被杀
王祥 约正元中[13]在位
陈泰 未详[14]
郑袤 约正元中[15]-景元初 迁光祿大夫
諸葛緒 ?-泰始初[16]
赵咨 未详[17]
任昊 未详[18]
羊耽 未详[19]
夏侯和 未详[20]
姓名 死亡时间 备注
裴潛 正始五年(244年) 死后追赠[21]
傅嘏 正元二年(255年) 死后追赠[22]

光祿勳[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和洽 黄初元年(220年)[23]-魏明帝年间 迁太常
常林 魏明帝年间在位[8] 迁太常
崔林 魏明帝年间在位[24] 迁司隷校尉
高堂隆 景初中[25]在位 死于任上
繆襲 未详[26]
盧毓 正始中[27]-嘉平中 迁吏部尚書
鄭冲 嘉平中-嘉平三年十二月(251年) 迁司空
王肃 嘉平中[28]在位 迁河南尹
王祥 正元中[29]-? 迁司隸校尉
郑袤 正元中[30]-?
衛烈 咸熙中[31]-? 死于任上
姓名 死亡时间 备注
劉劭 约正始中 死后追赠[32]

卫尉[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程昱 黄初元年(220年)[33]-黄初中 死于任上
李义 未详[34] 死于任上
董昭 太和中[35]-太和六年七月(232年) 迁司徒
辛毗 太和中[36]-青龙中 死于任上
田豫 未详[37] 迁太中大夫
劉靖 未详[38] 迁鎮北將軍
滿伟 嘉平六年(254年)[39][40]在位
阮共 未详[41]
武周 未详[42]
姓名 死亡时间 备注
應璩 嘉平四年(252年) 死后追赠[43]
樂綝 甘露二年五月乙亥(257年6月4日) 死后追赠[44]

太仆[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何夔 黄初元年(220年)[45]-? 死于任上
董昭 黄初七年(226年)[46]-太和中 迁衛尉
夏侯儒 正始二年(241年)[47]-?
陶丘一 正始二年(241年)[48]在位
王觀 正始中[49]在位 迁尚書
庾嶷 正始中[50]、嘉平三年(251年)[51]在位
武陔 [52]-泰始初 迁尚書
劉原 ?-泰始初[53]
荀绍 未详[54]
摯模 未详[55]

廷尉[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鍾繇 黄初元年(220年)[56]-黄初四年八月丁卯(223年9月23日) 迁太尉
高柔 黄初四年(223年)[57]-正始六年(245年) 迁太常
盧毓 正始中[58]在位 迁光禄勋
司馬岐 正始中[59]在位 免职
鍾毓 嘉平中[60]-正元二年(255年) 迁尚書
何楨 甘露二年(257年)[61]在位
賈充 甘露中[62]在位 迁中護軍
衛瓘 景元中[63]在位 迁鎮西將軍
和逌 未详[64]

大鴻臚[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董昭 黄初元年(220年)[65]-黄初二年(221年) 迁侍中
崔林 黄初中在位[66] 迁光祿勳
韓暨 未详[67]
韓宣 魏明帝年间在位[68]
刘晔 太和六年(232年)[69]-? 迁太中大夫
夏侯玄 嘉平元年(249年)[70]-嘉平中 迁太常
魯芝 嘉平中[71]-正元二年(255年) 迁荆州刺史
張泰 未详[72]
韦诞 未详[73]
孔乂 未详[74]

宗正[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曹恪 太和三年十一月(229年)[75]在位
郑袤 正元中[76]-? 迁太常
曹楷 ?-泰始初[77]

大司農[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常林 黄初中[78]-太和初 迁光禄勋
梁習 太和二年(228年)[79]-太和四年(230年) 死于任上
董遇 魏明帝年间在位[80] 死于任上
司馬芝 约青龙初[81]-? 死于任上
崔林 青龙二年(234年)在位[82]
裴潛 未详[83]
趙儼 [84]-正始元年(240年) 迁监雍、凉诸軍事
徐邈 正始元年(240年)[85]-正始中 迁司隷校尉
王思 正始中[86]-?
桓範 正始中[87]-嘉平元年(249年) 死于任上
王祥 [88]-正元中 迁光祿勳
盧欽 未详[89] 迁吏部尚書
劉靖 未详[38] 迁衞尉

少府[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常林 黄初元年(220年)[90]-黄初中 迁大司农
楊阜 太和中[91]-? 死于任上
孙礼 正始中[92]在位 迁荊州刺史
王觀 [93]-正始中 迁太僕
郑袤 [94]-正元中 迁光祿勳
臧艾 未详[95]
姓名 死亡时间 备注
杜襲 未详 死后追赠[96]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丁巳,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爲大將軍
  2. ^ 三國志·魏書·邢顒傳》:徙太常
  3. ^ 三國志·魏書·董昭傳》:五年,徙封成都鄉侯,拜太常
  4. ^ 三國志·魏書·桓階傳》:後階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
  5. ^ 三國志·魏書·韓曁傳》:黃初七年,遷太常
  6. ^ 三國志·魏書·和洽傳》:转为太常
  7. ^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使使持節行司徒太常和洽弔祭
  8. ^ 8.0 8.1 三國志·魏書·常林傳》:徙光禄勋太常
  9. ^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贞固纯粹,則太常常林
  10. ^ 三國志·魏書·高柔傳》:轉為太常
  11. ^ 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詔使太常王肅冊命太傅為丞相
  12. ^ 三國志·魏書·夏侯尚傳》:數年徙太常
  13. ^ 晋书·晉書·王祥傳》:遷太常
  14. ^ 晉紀·魏書·陳羣傳》:高贵乡公之杀,司马文王会朝臣谋其故。太常陈泰不至,使其舅荀顗召之
  15. ^ 晋书·晉書·鄭袤傳》:轉太常
  16. ^ 晋书·晉書·后妃上》:太常諸葛緒為衛尉
  17. ^ 三國志·魏書·司馬朗傳》:官至太常
  18. ^ 晋书·晉書·任愷傳》:父昊,魏太常
  19. ^ 三國志·魏書·辛毗傳》:適太常泰山羊耽
  20. ^ 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歷河南尹、太常
  21. ^ 三國志·魏書·裴潛傳》:正始五年薨,追赠太常
  22. ^ 三國志·魏書·傅嘏傳》:是歳薨,時年四十七,追贈太常
  23. ^ 三國志·魏書·和洽傳》:文帝践阼,为光禄勋
  24. ^ 三國志·魏書·崔林傳》:明帝即位,賜爵關內侯,轉光祿勳、司隷校尉
  25. ^ 三國志·魏書·高堂隆傳》:遷光祿勳
  26. ^ 三國志·魏書·劉劭傳》:官至尚書、光祿勳
  27. ^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乃以毓爲光禄勋
  28. ^ 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後爲光祿勳
  29. ^ 晋书·晉書·王祥傳》:拜光祿勳
  30. ^ 晋书·晉書·鄭袤傳》:徙光祿勳
  31. ^ 三國志·魏書·衛臻傳》:徙光禄勋太常
  32. ^ 三國志·魏書·劉劭傳》:卒,追贈光祿勳
  33. ^ 三國志·魏書· 程昱傳》:文帝踐阼,復為衛尉
  34. ^ 三國志·魏書· 裴潛傳》:及文帝即位,拜谏议大夫、执金吾卫尉
  35. ^ 三國志·魏書·董昭傳》:轉衛尉
  36. ^ 三國志·魏書·辛毗傳》:出爲衞尉
  37. ^ 三國志·魏書·田豫傳》:徵爲衞尉
  38. ^ 38.0 38.1 三國志·魏書·劉馥傳》:後為大司農衞尉
  39. ^ 三國志·魏書·滿寵傳》:官至衞尉
  40. ^ 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衞尉昌邑侯臣偉
  41. ^ 世说新语·世說新語·賢媛》:仕魏,至衛尉卿
  42. ^ 晋书·晉書·武陔傳》:父周,魏衛尉
  43. ^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嘉平四年卒,追贈衞尉
  44. ^ 三國志·魏書·樂進傳》:追贈衞尉
  45. ^ 三國志·魏書·何夔傳》:夔遷太僕
  46. ^ 三國志·魏書·董昭傳》:七年還,拜太僕
  47. ^ 魏略·魏書·張旣傳》:儒猶以此召還,為太僕
  48. ^ 三國志·魏書·管寧傳》:正始二年,太僕陶丘一
  49. ^ 三國志·魏書·王觀傳》:乃徙為太僕
  50. ^ 三國志·魏書·管寧傳》:太僕庾嶷
  51. ^ 晋书·晉書·宣帝紀》:天子又使兼大鴻臚、太僕庾嶷持節,策命帝為相國
  52. ^ 晋书·晉書·武陔傳》:轉太僕卿
  53. ^ 晋书·晉書·后妃上》:太僕劉原為太僕
  54. ^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位至太僕
  55. ^ 晋书·晉書·摯虞傳》:父模,魏太僕卿
  56. ^ 三國志·魏書·鍾繇傳》:及踐阼,改爲廷尉
  57. ^ 三國志·魏書·高柔傳》:四年,遷為廷尉
  58. ^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顷之,出毓爲廷尉
  59. ^ 三國志·魏書·司馬芝傳》:遂超爲廷尉
  60. ^ 三國志·魏書·鍾繇傳》:爽旣誅,入爲御史中丞、侍中廷尉
  61. ^ 晋书·晉書·文帝紀》:假廷尉何楨節
  62. ^ 晋书·晉書·賈充傳》:遷廷尉
  63. ^ 晋书·晉書·衛瓘傳》:數歲轉廷尉卿
  64. ^ 三國志·魏書·和洽傳》:官至廷尉
  65. ^ 三國志·魏書·董昭傳》:及踐阼,遷大鴻臚
  66. ^ 三國志·魏書·崔林傳》:遷大鴻臚
  67. ^ 魏略·魏書·裴潛傳》:韩暨以宿德在宣前为大鸿胪
  68. ^ 魏略·魏書·裴潛傳》:明帝时,为尚书大鸿胪
  69. ^ 三國志·魏書·劉曄傳》:有間,為大鴻臚
  70. ^ 三國志·魏書·夏侯尚傳》:爽誅,徵玄爲大鴻臚
  71. ^ 晋书·晉書·魯芝傳》:以綏緝有方,遷大鴻臚
  72. ^ 三國志·魏書·邴原傳》:是後大鴻臚鉅鹿張泰、河南尹扶風龐辿以清賢稱
  73. ^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以問大鴻臚卿韋仲將
  74. ^ 三國志·魏書·倉慈傳》:至大鸿胪
  75. ^ 晋书·晉書·禮上》:行太常宗正曹恪
  76. ^ 晋书·晉書·鄭袤傳》:領宗正
  77. ^ 晋书·晉書·后妃上》:宗正曹楷為少府
  78. ^ 三國志·魏書·常林傳》:转大司农
  79. ^ 三國志·魏書·梁習傳》:太和二年,徵拜大司农
  80. ^ 三國志·魏書·王朗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
  81. ^ 三國志·魏書·司馬芝傳》:转大司农
  82. ^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又使持節行大司空大司農崔林監護喪事
  83. ^ 三國志·魏書·裴潛傳》:转太尉軍师、大司农
  84. ^ 三國志·魏書·趙儼傳》:入为大司农
  85. ^ 三國志·魏書·徐邈傳》:正始元年,還爲大司農
  86. ^ 三國志·魏書·梁習傳》:正始中,爲大司农
  87. ^ 三國志·魏書·曹真傳》:正始中拜大司農
  88. ^ 晋书·晉書·王祥傳》:累遷大司農
  89. ^ 晋书·晉書·盧欽傳》:徵拜散騎常侍、大司農
  90. ^ 三國志·魏書·常林傳》:文帝践阼,迁少府
  91. ^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後遷少府
  92. ^ 三國志·魏書·孫禮傳》:徵拜少府
  93. ^ 三國志·魏書·王觀傳》:徙少府
  94. ^ 晋书·晉書·鄭袤傳》:遷少府
  95. ^ 三國志·魏書·臧霸傳》:艾官至青州刺史、少府
  96. ^ 三國志·魏書·杜襲傳》:薨,追赠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