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壓含水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梅塞爾坑的自流井
承壓含水層和地層高度的關係
承壓含水層的地層環境

承壓水所在的地質層面稱之爲承壓含水層,是充滿於上下兩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的水。它承受壓力,當上覆的隔水層被鑿穿時,水能從鑽孔上升或噴出。由於承壓水有頂板,因而有與潛水不一樣的特點:

  • 承壓水具有承壓性能,當鑽孔穿到含水層後,在靜水壓力的作用下,初見水位與穩定水位不一樣,穩定水位高於初見水位,若能流出地表,稱爲正壓頭;若不能流出地表,稱爲負壓頭。
  • 承壓水分布區與補水區不一致。因爲承壓水區有上隔板,不能自上隔板上部的地表接受補給。補水區往往處於承壓區一側,位於地形較高的含水層出露的位置。排泄區位於地形較補給區低的位置。
  • 承壓水自補給區流入承壓區再向低處排泄,故承壓水的水量、水質、水溫等受氣候影響較小,隨季節變化不大,較爲穩定。
  • 承壓水受地表污染少。

延伸閱讀[编辑]

劉志國 吳青松 王現國 張秋冬 劉新紅. 水文水井鑽探工程技術.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路11號: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3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