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米底亞王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努米底亞
努米底亞王國
西元前202年—西元前25年
努米底亞國旗
馬西尼薩統治下的努米底亞硬幣
布匿戰爭後的努米底亞王國疆域圖
布匿戰爭後的努米底亞王國疆域圖
首都瑟爾塔英語Cirta(今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
官方語言布匿語[a][2][3][4]
常用語言努米底亞語英語Numidian language[b]
拉丁語[c]
希臘語[d]
政府君主制
國王英語List of Kings of Numidia 
• 西元前202年至西元前148年
馬西尼薩
• 西元前60年至西元前46年
尤巴一世
• 西元前30年至西元前25年
尤巴二世
歷史時期古代
• 建立
西元前202年
• 遭羅馬共和國併吞
西元前25年
前身
繼承
迦太基共和國
[[馬希理王國英語Massylii]]
[[馬瑟塞利王國英語Masaesyli]]
羅馬共和國
毛里塔尼亞王國
今屬於

努米底亞(前202年-前46年)是一個古羅馬時期柏柏爾人王國,如今已經消亡。其領土大約相當於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北以及突尼西亞的一部分(皆位於北非)。當時以出產精銳騎兵聞名。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就是以努米底亞騎兵打下早期多場戰爭的勝利,後來也因努米底亞騎兵投向羅馬而戰敗。其後,努米底亞先後成為了羅馬帝國行省之一和附庸國。努米底亞王國具體的位置是在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部邊境地區。其領土西端與羅馬帝國的另一行省毛里塔尼亞接壤(即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端則與羅馬帝國的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故地,即現今的突尼斯)接壤,其領土北臨地中海,南接撒哈拉沙漠。其民族構成為努米底亞人

獨立王國時期[編輯]

努米底亞之名首見於波利比阿歷史學家在3世紀的著作中,是迦太基以西的土地的名稱,包括木路亞河以北的整個北阿爾及利亞,也就是奧蘭城以西約100英里處。努米底亞人被認為由兩個主要部落構成,東部的叫馬西利部落,西部的叫馬塞西利部落。

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前期,東部的馬西利部落在尕剌國王的領導下與迦太基結盟,而西部的馬塞西利部落則在希菲斯國王的領導下與羅馬結盟。不過到了前206年的時候,東部的馬西利部落在新王馬西尼薩的帶領下轉而與羅馬結盟,而西部的馬塞西利部落則轉與迦太基結盟。當戰爭結束的時候,勝利的羅馬人將這兩個部落合而為一,置於馬西利部落國王馬西尼薩的帶領下。到了馬西尼薩去世的時候,努米底亞的領土從毛里塔尼亞擴展到了迦太基領土,而東部也擴展到了昔蘭尼加,如此一來,努米底亞的陸地領土已將迦太基完全包圍。

馬西尼薩去世後,他的王位由其子密西撒繼承。密西撒生前,他的兩個兒子阿德赫巴西耶普薩一世,還有一個墨錫尼撒的私生孫朱古達(依據努米底亞習俗,私生孫地位尊崇),曾經被密西撒成功的聯合在一起。可是當密西撒死後,他們之間的立即爆發了衝突,西耶普薩一世被朱古達殺死,而阿德赫巴則與朱古達開戰。

阿德赫巴很快就被朱古達擊敗了,他逃亡到了羅馬尋求幫助。羅馬方面可能是因為受賄,但也有可能是希望盡快結束在這個有利可圖的附庸國的戰亂,羅馬將努米底亞分為兩部分。朱古達領有西半部分。(此後羅馬官方宣稱這一部分也是很富裕的,但實際上這部分的人口數量和發展程度都要差很多)

前112年,朱古達再起戰端,由於在戰爭中殺害了一些支持阿德赫巴的意大利商人,朱古達遭致羅馬的狂怒。在與羅馬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戰爭後,朱古達兵敗投降,可是卻非常奇怪收到了一份非常有利於己方的和平條約,這讓人再次懷疑羅馬官員是否受賄。羅馬駐軍指揮官被他的政敵蓋厄斯·莫米尤斯傳喚回羅馬接受受賄指控,朱古達也被迫前往羅馬作不利於他的證詞,而且朱古達在羅馬已經由於暴力和殘忍而臭名遠揚,尤其是他還被懷疑殺死一名努米底亞政敵(西耶普薩一世)。

  1. ^ Quinn, Josephine Crawley; Vella, Nicholas C. The Punic Mediterrane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12-04. ISBN 978-1-107-05527-8 (英語). 
  2. ^ Baldauf, Richard B.; Kaplan, Robert B.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in Africa.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7-01-01: 38. ISBN 978-1-84769-011-1 (英語). Numidic kings and elites spoke and used Punic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while peasants spoke Berber. The Carthaginian idiom was in use until the third century CE 
  3. ^ Fage, J. D.; Oliver, Roland Anthon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184. ISBN 978-0-521-21592-3 (英語). Punic was employed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Numidian kingdom, as is shown by monumental inscriptions and coin legends. Numidia even became something of a centre of Punic literary culture. In 146 BC the Romans presented to Micipsa the captured library of Carthage, and in the following century, as has been seen, a Numidian king (Hiempsal II) wrote a history of his country in Punic. 
  4. ^ Hoyos, B. Dexter. Mastering the West: Rome and Carthage at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277. ISBN 978-0-19-986010-4 (英語). The Punic language and religion survived the cataclysm too. Many if not most Libyan communities used Punic for official purposes, as did the Numidian kingdom. 
  5. ^ Boutammina, Nas E. Le numide, langue populaire de la Berbérie. Books on Demand. 2022-01-06. ISBN 978-2-322-41710-0 (法語). 
  6. ^ Chaker, S. Libyque : écriture et langue. Encyclopédie berbère. 2008-01-01, (28–29): 4395–4409. ISSN 1015-7344. S2CID 161729616. doi:10.4000/encyclopedieberbere.344可免費查閱 (法語). 
  7. ^ Camps, G.; Claudot-Hawad, H.; Chaker, S.; Abrous, D. Écriture. Encyclopédie berbère. 1996-08-01, (17): 2564–2585. ISSN 1015-7344. doi:10.4000/encyclopedieberbere.2125可免費查閱 (法語). 
  8. ^ Hirst, Anthony; Silk, Michael. Alexandria, Real and Imagined. Routledge. 2017-05-15. ISBN 978-1-351-95959-9 (英語). 
  9. ^ Roller, Duane W. The World of Juba II and Kleopatra Selene: Royal Scholarship on Rome's African Frontier. Routledge. 2004-02-24. ISBN 978-1-134-40296-0 (英語).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標籤或{{efn}}模板,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標籤或{{notelist}}模板